•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06 04:14:09 股吧网页版
从“各自为营”到“同城共生” 西咸一体化加速构建新发展格局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王登海

  推进西咸一体化,是陕西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西部经济强省的重大战略举措之一,也是西咸新区的本源使命。

  十年前,渭河两岸的西安与咸阳仍被行政壁垒分割:通勤出行各成体系、产业发展互不联动、公共服务泾渭分明。两座千年古都虽地理相近,却在发展脉络上“各自为营”。十年后的今天,随着西咸一体化持续深化,曾经的隔阂被逐一打破,两座城市的发展命运紧密交织,形成“同城共生”的全新格局。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十四五”期间,西咸新区紧扣推动西安—咸阳一体化的核心使命,推动空间规划、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城市建设、公共服务等“七个一体化”不断加速。西安、咸阳与西咸新区在交通、产业、公共服务等关键领域持续发力,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交通互联

  交通一体化是西咸协同发展的先手棋,更是推动西咸一体化由“物理相邻”迈向“功能相融”的核心支撑。

  作为两地融合发展的核心承载区,西咸新区立足关中城市群核心枢纽定位,以“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为目标,联合西安、咸阳统筹推进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市政道路、公共交通等多维度交通网络建设。

  西咸新区方面介绍,在联合西安、咸阳编制的《关中城市群都市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西咸新区范围内共规划11条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约238公里。目前已有4条线路建成通车,总长度达66公里,有效串联新区核心板块与西安主城区重点区域,极大缩短群众跨区通勤时间,缓解地面交通压力。

  此外,地铁11号线、12号线等3条具备互联互通功能的线路已纳入西安地铁四期建设规划,未来建成后将进一步强化新区与西安、咸阳的轨道联系,提升跨区域出行便捷度。

  作为西咸一体化标志性工程,西兴高速改扩建项目正加速推进。西兴高速线路全长约24.4公里,起于三桥收费站东侧,向西沿既有道路改扩建,途经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沣西新城,咸阳市秦都区、高新区、兴平市,止于西吴(枢纽)立交,与G30连霍高速、G3021临兴高速相接,是连接西安绕城高速与连霍高速的重要通道。该项目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整体进展顺利,预计12月底达到通车条件。

  如果说高速与轨交是跨区域交通的“主动脉”,市政道路则是连接西安、咸阳与西咸新区的“毛细血管”。西咸新区提供的数据显示,新区与西安中心城区、咸阳主城区互联互通道路共43条,合计466公里,已通车31条,合计389公里。其中,与西安互联互通通道27条,合计342公里,已通车20条,合计288公里;与咸阳互联互通通道16条,合计124公里,已通车11条,合计101公里。

  在公共交通领域,西咸新区与西安、咸阳的公交互联成果显著。目前,新区已开通连接西安、咸阳两市的公交线路119条,覆盖两地主要商圈、交通枢纽、大型社区,并实现与地铁线路“无缝换乘”,大幅降低群众出行成本,有效促进两地人员流动与要素流通。

  “随着西安地铁一号线三期、咸阳高新渭河大桥、西兴高速改扩建、引汉济渭工程二期等西安—咸阳一体化骨干项目相继建成投用,西咸新区与西安主城区、咸阳市在轨道交通、城市干道、水网布局等基础设施领域已实现有机衔接,有效促进了两市群众同城化生活。但部分片区基础设施微循环仍存在堵点,梗阻路、断头路现象尚未消除,市政设施共建共享深度不足,亟须系统化完善一体化网络体系、打通关键节点。”西咸新区管委会一名内部人士坦言,当前,西咸一体化发展微循环有待系统化畅通。

  构建共赢链条

  为避免产业同质化竞争,西咸新区主动对接西安19条重点产业链与咸阳“544”现代产业体系,确定“4+1”重点产业集群,并制定与西安、咸阳的产业合作机会清单及一体化项目库。通过“清单式”合作模式,推动三地产业协同从“被动对接”转向“主动牵手”,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

  在物流领域,西咸新区与西安经开区联合获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与西安灞桥区联合获批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通过整合三地物流资源,有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升区域物流效率。

  在文化旅游领域,西咸新区协同咸阳市深挖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千年文脉·大秦文化溯源之旅”等6条一体化旅游精品线路,串联西咸新区秦咸阳城遗址、咸阳乾陵、西安兵马俑等核心文旅资源,实现三地文旅资源整合共享,已在线上线下同步推广,有效带动文旅消费增长。

  此外,西咸新区联动西安市碑林区、未央区共同创建秦创原机器人产业创新聚集区,已吸引多家机器人研发及制造企业入驻;与咸阳经开区共建都市圈临空组团,聚焦航空物流、航空制造等领域,结合咸阳经开区航空制造产业基础与西咸新区临空经济区区位优势,推动两地企业开展生产和技术合作,打造区域航空产业新高地。

  在政府积极搭建产业协同平台的基础上,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也主动融入西咸一体化进程,成为推动区域产业融合的重要力量。

  “延长橡胶依托秦创原平台,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分别与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围绕绿色生物基材料、智能设计仿真、超低滚阻、高抗湿滑半钢产品、轮胎生产中多元固—液废弃物处理、长运距重载轮胎等方面,开展了近10项产学研合作项目,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形成新能源汽车轮胎核心技术和系列产品,赋能新质生产力。”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橡胶有限公司方面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记者了解到,龙头企业隆基绿能已在西安市、咸阳市分别布局上下游产业项目,充分利用三地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竞争力;同力重工实行“整车新区组装、零部件咸阳配套”模式,依托咸阳成熟的机械加工、零部件制造产业基础,缩短供应链的同时带动咸阳零部件企业发展,实现互利共赢。海天制药、一方平康、泾渭茯茶、虹宁显示玻璃等企业也在西咸新区与西安、咸阳两地分设总部和产业基地。

  “西咸新区与西安交大联合建设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不仅成为了秦创原的萌发地,还带动了咸阳高新区、秦都区和兴平市的发展,成为一体化的标志性项目。”西咸新区方面介绍,创新港推动秦创原建设与西咸一体化深度融合,助力咸阳高新渭河大桥通车,实现咸阳高新区人才在港落户,促成咸阳飞地孵化器企业入驻。同时,推动秦创原综合服务平台与咸阳科技服务平台联通,与彬州市共建协同创新基地,带动西咸研发、咸阳转化落地多个项目,为区域科创协同筑牢核心支撑。

  共享同城红利

  公共服务一体化是西咸一体化的重要保障。随着一体化进程加快,西咸新区持续推动公共服务协同发展,在户籍、社保、交通等民生关键领域已实现与西安全面接轨;教育、医疗资源加快布局、提质扩容,跨区域政务服务持续优化,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

  目前,西咸新区已实现与西安户籍同城、社保同标,医保、生育保险等民生政策全面执行西安标准,从制度层面打破地域限制,推动社会保障体系深度融合。

  交通出行方面,“两市一区”公交卡实现同城化运营,西安、咸阳及西咸新区本地公交卡均可跨区域使用,享受同等优惠待遇。

  教育资源配置方面,西咸新区积极引入西安、咸阳两地优质教育资源。截至目前,全区新建、改扩建学校152所,累计新增学位超过14.7万个;通过组建120个“名校+”教育共同体,成功引进清华附中、西安铁一中、高新一中、交大附中附小、陕师大附中附小、陕西省西安中学等多所省内外名校开展合作办学,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医疗卫生服务也在持续整合升级。西咸新区积极推动西安、咸阳优质医疗资源向新区覆盖,目前已与8家三级医院建立合作机制,共同建设21家“卫星医院”。

  在政务服务领域,“跨区通办”事项持续扩容:2023年,西咸新区与咸阳实现290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区通办;2024年新增157项,累计达到447项,基本覆盖企业、群众日常办理的高频需求,显著提升办事效率和便利度。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