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港股市场在供需结构上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方面南下资金逐步聚合成港股市场的基石投资群体,抬升了港股市场的估值底;另一方面中国政府鼓励优秀内地企业赴港上市,为港股市场引来了资产端的源头活水,港股市场从流动性和基本面两方面都更好地体现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成果。
因此我认为,港股将逐步从因为便宜而有吸引力,过渡到因为优秀而有吸引力。作为一名自下而上选股的基金经理,我继续看好港股市场新质生产力相关的企业。而中短期来看,我建议投资者在享受某些个股短期估值快速拉升的同时,要对基本面和估值框架保持清醒的认识。
全球资本再平衡,港股成为优选目的地
当前的全球政治经济局势面临许多的不确定性,使得投资者对具有较高确定性的资产兴趣浓厚。展望全球,中国是难能可贵地同时具备稳定的国内环境和大战略纵深的经济体,以五年为维度看,这两个特质使得中国在面对全球地缘政治愈发复杂的大趋势时,能够体现出非常强的经济和社会的韧性。
港股市场是众多优秀中国企业的上市地,港股上市公司在股权构架、公司治理、企业运营、激励机制等方面相比于A股上市公司与国际接轨程度更高。因此,当国际资本需要向非美市场进行再平衡的时候,尤其是当他们重新考虑对中国市场的策略的时候,港股市场是优先考虑的目的地。
南下资金流入,支撑港股整体走势
随着中国内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居民财富的全球化配置需求也逐步显现,港股市场作为中国产业和全球资本深度融合的前沿阵地,是中国内地资本进行可控国际化的首选目的地。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离中国经济更近的南下资金必然是更早认知到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成果的。因此,我们看到南下资金在本轮港股复苏过程中扮演了最为重要的角色。随着越来越多的长期投资者加入南下资金,港股市场的基石投资者群体正在形成,因此我认为港股市场的风险溢价会系统性地下降、估值中枢会系统性地抬升,港股对A股折价收窄的趋势也会持续。
而外资在这个过程中则更多体现为被动止盈,但是外资看到了中国股市的强劲势头后,也会加强对中国企业的研究,并对估值框架的参数进行调整。因此,我认为外资在本轮港股牛市中,只会迟到,但不会缺席。总体来说,外资还是比较偏好基于内生价值的基本面投资的,且会参考全球资产估值去定价。
继续看好新质生产力机会
随着优秀的中国企业不断赴港上市,港股市场中的科技股谱系会变得更加丰富,港股市场中新质生产力的浓度也会持续提升。
我们在港股市场中看好的一些新质生产力相关的企业,虽然大多数仍然处于技术创新的高投入期,但是在政策红利的支持下,我们欣喜地发现,他们在商业化、货币化的努力上陆续有超预期的进展,而且很多都受益于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例如,政府对人形机器人的支持力度之大,近年来罕见;机器人产业发展政策持续完善并接续落地。而且2024年,中国机器人专利申请量占到了全球机器人专利申请总量的三分之二。
从个股层面来讲,经历了好几轮的泡沫形成和破灭后,市场参与者会更加注重公司基本面的质量和估值的合理性,因此,从中短期来讲,我建议投资者在享受某些个股短期估值快速拉升的同时,要对基本面和估值框架保持清醒的认识。
作者:富达基金基金经理张笑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