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希望通过加征关税让制造业回流,但结果似乎恰恰相反。
9月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8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48.7%,意味着美国制造业活动已连续第六个月收缩。
与此同时,据新华社报道,美联储3日发布的“褐皮书”显示,自7月中旬到8月底,美国所有联邦储备区物价均出现上涨,这也被认为与加征关税相关。
“我们现在只求生存”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最新公布数据显示,8月PMI指数为48.7%,略高于7月的48%,但低于市场预期的49%。该指数低于50%即表明制造业活动处于收缩状态。
相关数据也显示,新订单分项指数升至51.4%,较7月出现显著回升,这表明新订单规模有所扩张。生产分项指数则从7月的51.4%降至8月的47.8%。
对此,ISM调查委员会主席苏珊·斯彭斯在声明中称,8月美国制造业活动收缩速度略有放缓,新订单增长是数据回升的主要原因。但她指出,由于生产收缩的幅度与新订单增长的幅度几乎持平,数据回升的实际意义有限。
在ISM的调查中,受访的企业普遍提到,关税正在给他们的规划、销售和成本带来压力。
一位来自电气设备行业的受访者表示,尽管他们已将商品价格上调了24%,但涨幅仅能够抵消关税成本,他们的利润率并未得到改善。
该受访者还称,和政府声称的“让制造业岗位回流”相反,他们已经在两轮裁员中裁减了约15%的美国本土员工,且都是高薪、高技能岗位。在贸易和经济缺乏稳定性的情况下,他们的资本支出和招聘计划都已停滞,“我们现在只求生存”。
一名运输设备制造商称,目前的情况比2007年至2009年的经济衰退时期还要糟糕,“目前完全没有任何业务活动”。
还有制造商埋怨说,由于许多零部件都被征收了关税,“‘美国制造’正变得更加困难”。
物价普遍上涨
面对关税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多美国制造商已明确表示,他们不得不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经济学家认为,此前由于担心未来价格上涨和潜在的供应限制,工厂库存有所上升,企业也在自行承担部分与关税相关的成本,因此美国消费者还未看到物价飙升。
但自今年第二季度以来,工厂库存已出现下降,企业也纷纷警告关税正在不断推高成本。
标普全球市场情报首席商业经济学家克里斯·威廉姆森指出,企业正通过普遍上调出厂价,将成本上涨压力转移至消费者身上。“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些价格上涨会在多大程度上推高通胀水平。”
有迹象显示,美国物价近期已出现普遍上涨。美联储3日发布的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褐皮书”)显示,自7月中旬到8月底,美国所有联邦储备区物价均出现与加征关税相关的价格上涨。
报告显示,许多联邦储备区报告关税对投入价格的影响尤其明显,多个地区报告保险、公用事业和技术服务价格上涨。一些公司已将所有成本上涨转嫁给了客户。美联储所联系的企业广泛预期未来几个月价格将继续上涨。
据悉,美联储每年发布8次“褐皮书”,该报告将成为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的重要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