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王鹤静)近期,A股市场主题与产业机会持续涌现,对于未来市场走向、资金面变化及投资主线,农银平衡价值混合拟任基金经理廖凌表示,当前内外积极因素共振,市场震荡上行将带来宽度更广的投资机会。
谈及近期市场核心变化,廖凌认为,国内供需政策的协同发力成为关键变量,推动风险偏好维持高位,指数中枢呈现震荡向上态势。经历快速上涨后,短期震荡可能加剧,但多重积极因素支撑下,市场向上突破的格局未改。
“外部来看,美联储降息已‘箭在弦上’,弱美元趋势有望延续,这将引导全球资金更偏好非美资产。”廖凌分析道,当前AH权益资产被外资低配,估值修复空间有望在资金回流中逐步释放。并且,内部资金面的支撑则更为坚实。他解释,一方面,远期基本面改善预期明确,供需关系优化以及制度改革等因素将推动企业ROE逐步上行;另一方面,长端利率下行空间收敛,使得固收、理财类资产收益率预期降低,中期内居民存款向权益市场“搬家”的可能性正在上升。“在内需触底、外需有韧性的环境下,市场突破存量博弈区间的确定性在增强。”
回顾上半年市场,廖凌用“存量博弈”概括整体格局,投资主线高度集中于红利板块及机器人、算力、创新药等产业主题,形成“杠铃式”投资结构。但他认为这一格局正在发生变化:“随着海外降息落地、国内基本面触底企稳以及增量资金入市,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会明显增加。”廖凌判断,未来投资者将不再局限于“杠铃”主线,基本面选股的胜率将大幅提升。增量资金持续入场,会更注重标的的业绩确定性与估值合理性,推动市场从主题炒作向价值成长回归。
对于投资方向,廖凌明确两大核心主线:一是新消费新服务领域,消费是“新内需”逻辑的关键一环,高收入群体、“银发族”及三四线城市群体的消费需求值得期待,量贩零食、个护、IP授权、软饮料、酒店等板块有望受益于消费结构升级与需求释放;二是自主可控领域,在外部环境变化下,半导体、电子元件、AI算力芯片等行业成长空间广阔。
在农银平衡价值混合这一新基金的操作策略上,廖凌透露,他将采用稳健建仓思路,兼顾收益与波动率控制。“一方面,逐步累积安全垫、增加权益仓位,积极捕捉产业趋势和基本面改善的机会;另一方面,做好短期波动率控制,构建对市场波动相对免疫的组合。”谈及标的选择标准,廖凌注重景气度优先与估值匹配,从产业变化、业绩趋势、基本面稳定性等维度,精选优质公司长期持有,同时注重基本面与估值的匹配度,规避高估值个股因外部冲击引发的大幅波动风险。
展望后市,廖凌认为,当前市场正处于内外因素共振的关键阶段。随着积极因素不断累积,A股下半年有望走出更具宽度和深度的投资行情,投资者可重点关注基本面改善明确、估值合理的优质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