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04 23:14:19 股吧网页版
开心了买 不开心更要买?Z世代情绪消费月均支出949元
来源:南方都市报

  近日,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联合Soul App发布《2025 Z世代情绪消费报告》(下文简称《报告》),聚焦“95后”年轻人情绪消费的兴起轨迹与深层逻辑,呈现情绪消费新场景,解析情绪消费新姿势,追踪情绪消费新势力。

  和去年双十一相比,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的青年人群增长了16.2个百分点,越来越多的青年选择“情价比消费”(追求情绪价值与价格的最大比值)。对此,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旗下的有数数据创新实验室分析认为,年轻人对情绪价值的高度认可和依赖,深刻反映了Z世代在当前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普遍心理诉求。学业竞争、职场内卷、社交焦虑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共同塑造了他们强烈的获取情感连接、寻求认同理解的内在驱动力。

  《报告》提到,情绪价值已从短暂的“感受性慰藉”,跃升为年轻人维系心理健康和生活动力的“能量补给源”。“情绪价值驱动消费”已成为Z世代消费市场的核心引擎之一,其影响力仍在快速扩大。

  近四成消费者愿为“价值共鸣”买单

  《报告》发现,音乐会、AI伴侣、Labubu等成为青年情绪消费关键词。从Soul App 2025年二季度社区内容来看,情绪消费相关话题增长趋势明显。有关“疗愈”“逛公园”“音乐会”的发帖量分别同比增长86.6%、9.4%、174.1%,搜索量分别同比增长217.3%、18.6%、37.1%;有关“AI伴侣”的发帖量同比增长1894倍,搜索量同比增长225056倍;而“Labubu”当季爆发式流行,发帖量同比增长3133.2%,搜索量同比增长2643.7%。

  而价值共鸣、自我疗愈、仪式感和审美契合是青年最愿意为之付费的情绪价值。《报告》显示,近四成消费者愿为“价值共鸣”(37.6%)买单,凸显年轻人对精神认同的高度需求;超三分之一消费者通过消费缓解焦虑、孤独等负面情绪,实现“自我疗愈”(34.2%);约三分之一青年追求“赋予平凡时刻意义的仪式感”(32.3%),通过消费构建生活秩序感与情感锚点;审美契合、视觉愉悦触发消费冲动,约三分之一青年愿为“颜值主义”(31.1%)买单。

  《报告》称,超四成青年更常进行实物消费和体验消费,近三成青年更多进行社交关系和数字消费。从情绪价值买单品类来看,实物消费、体验消费成主流,超50%每月实物消费品金额集中在100-300元区间,体验消费水平分布相对均衡,100元以内、101-300元、301-500元、501-1000元、1000元以上占比均为20%左右;社交关系类占28.1%,展现强溢价能力,近25%消费超1000元;数字消费类占27.7%,消费金额呈现两极分化特征,100元以内占26.7%,1000元以上占23.5%;联名/IP/代言/审美类占比约25%,消费水平轻量化,25%集中在百元内。从年龄分布来看,“05后”(18~20岁)月均消费最高品类为委托、陪玩等社交关系类,“00后”(21~25岁)月均消费最高品类为数字消费类。

图片

  情绪消费兼具心理维护双轨性

  《报告》还提到,青年热衷情绪消费兼具心理维护双轨性,或为了“积极强化”,34.9%为了庆祝当下的开心幸福,30.8%为了庆祝重要节日、生日、纪念日;或为了“消极维护”,48.4%主动消费以维稳情绪,41.9%在情绪低谷时触发,36.4%由独处孤独引发。也就是说,开心了买,不开心更要买。

图片

  总的来看,青年情绪消费月均支出金额为949元。而在选择为情绪价值买单的人群中,男生占比55.9%,女生占44.1%。《报告》进一步发现,情绪调频和理解认同是情绪消费的核心动机,但性别差异显著:女性更倾向“自我犒赏”和悦己消费,男性更渴望“被理解认可”、身份表达及作为社交谈资。

  有数数据创新实验室分析认为,一方面,个性化和圈层认同需求驱动“情绪消费叙事”,特定情绪商品成为一种“仪式性符号”,赋予日常生活各种“微意义”和基于个人定义的成就感。在流动性增强、社会角色日益复杂的背景下,青年渴望清晰表达自我。通过情绪消费,青年向外界宣告“我是谁”“我属于什么圈子”“我信仰什么生活方式”,建立起具有归属感的个性化身份标签。

  另一方面,多重社会压力使青年深陷“情绪高压”,情绪消费成Z世代“精神自治”的解决方案。现实与理想的落差感使得青年催生挫败、失落、焦虑甚至极端负面情绪。在无法获取有效情绪疏导、找到情绪释放渠道的情况下,青年面临压力叠加与个体应对能力匮乏的矛盾,推动消费行为从“功能满足”转向“情绪修复”。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