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央行将开展10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中国人民银行将于9月5日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10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

买断式逆回购工具于2024年10月正式推出,是央行主动向市场借出资金,从一级交易商购买特定债券,以此实现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操作。该工具的优势在于,能够增强1年以内的流动性跨期调节能力,进一步提升流动性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截至2025年9月初,央行已开展了多次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针对本次开展10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的原因,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王青在接受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时指出,9月份政府债券继续处于发行高峰期,当月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到期量达3.5万亿元,处于年内次高水平,同时,当前股市走势偏强,在一定程度上带来资金面收紧效应。着眼于应对流动性收紧态势,央行持续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具有多重意义:一方面,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助力政府债券发行;另一方面,释放数量型政策工具持续加力的信号,显示货币政策延续支持性立场。
中信证券相关研报认为,若完全排除MLF以及逆回购到期的因素,9月流动性缺口或将较8月进一步收窄。研报判断,后续政府债供给扰动将有限,货币政策偏呵护。如果资金利率围绕政策利率平稳运行,杠杆策略的空间将有所显现,信用债套息也有较厚的安全垫。
王青预计,从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释放稳增长政策适度加力信号等角度出发,四季度央行有可能实施降准,并适时恢复国债买卖。这意味着后期数量型货币政策有望进一步发力。

数据显示,9月5日将有10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央行此次开展10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相当于本月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等量续作。
王青表示,本月还有3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预计央行9月还会开展一次6个月期买断式操作,而且不排除加量续作的可能性。同时,9月另有3000亿元MLF到期,央行也可能加量续作。这意味着当月央行将综合运用MLF和买断式逆回购政策工具,持续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
9月3日晚间,央行发文称,为推动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近日,财政部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工作组召开第二次组长会议。会议充分肯定了去年联合工作组成立以来部行协同配合取得的成效,并就金融市场运行、政府债券发行管理、央行国债买卖操作和完善离岸人民币国债发行机制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双方一致认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同发力,为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保障。下一步将继续积极发挥部、行联合工作组机制作用,深化合作,加强协同,持续推动我国债券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共同保障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更好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