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04 15:20:49 股吧网页版
瑞银颜湄之:H股银行股息率更有优势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9月1日,在第22届瑞银证券A股研讨会于深圳举行期间,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话瑞银亚洲金融行业研究主管颜湄之,谈及银行股回调、“存款搬家”、消费贷贴息等议题。

  银行业指数显示,银行板块正在经历一轮回调,7月份和8月分别下跌约0.85%和2.17%。市场观点多归因于风格切换、获利了结等因素;不过,近期出台的“反内卷”及消费贷贴息政策,使得银行迎来政策利好。

  颜湄之在采访中给出了多个观点,一是股市火热引起的“存款搬家”程度尚不大,对银行存款端影响有限,即便出现也有助于增加中收;二是消费贷“贴息”对中等收入群体的刺激效果或相对更好;三是考虑到股息率差异,相较A股银行,瑞银更看好H股银行,且基准场景下未来5年的股息可持续。

  “存款搬家”或对银行偏利好

  21世纪经济报道:7月份金融数据显示,非银存款同比多增,居民存款同比少增,市场猜测可能出现“存款搬家”现象。A股市场是否真的存在这一现象?

  颜湄之:所谓“存款搬家”,主要是指居民或企业将银行存款转向非银同业,或用于股票投资等。从当前数据来看,这一现象的规模远不及2015年股市大涨时期。尽管近期散户股票开户数量有所增加,但整体规模仍处于较低水平。

  如果查看某国有银行的一个监测银证转账的指数,和2015年该指标最高时比较,当前这一比例仍较低,因此我认为“存款搬家”尚未形成明显趋势。

  事实上,政策引导股市平稳发展,财富效应及收入预期受此影响,居民对股市的参与度也会相对理性。

  21世纪经济报道:“存款搬家”若出现,对银行板块是利好还是利空?

  颜湄之:从银行自身情况来看,大型银行的贷存比普遍处于合理水平,不存在明显的存款短缺问题。例如一家国有大行当前贷存比约为70%,低于此前80%以上的水平;另一家国有大行贷存比约为90%,同样处于可控范围。

  反而,从最新披露的银行中报来看,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实现了较好增长,主要得益于基金代销业务的回暖——随着股市活跃度提升,投资者热情明显恢复,基金代销规模增长;同时,此前表现低迷的信托代销、保险代销业务也逐步回升。

  因此,所谓的“存款搬家”并未对银行存款规模造成显著冲击,反而中收增长会对银行板块形成支撑,若股市能维持“慢牛”态势,长期来看对银行板块是利好。

  H股银行股息率更有优势

  21世纪经济报道:近期你在一份报告中表示,考虑到股息收益率差异,相较于A股银行更看好H股银行,请从股息可持续性的角度介绍一下。

  颜湄之:H股银行的优势在于股息率,部分大型银行在注资完成后,股息率可达5.5%以上。考虑到股息收益率差异,相较于A股银行,我们更看好H股银行(2026年预期均值为4.1%vs4.9%)。

  从资金流向来看,过去一年内地险资对H股银行股的配置力度较大,主要是境内利率较低,险资对收益率在4%以上的资产的需求较强烈。

  同时,银行股的夏普比表现出色,在波动相对较小的同时,能提供稳定的股息回报。

  从营收端看,今年上半年国有大行营收已全部实现正增长,主要是因为中收和债券投资收益的增加,不过股份制银行目前仍未摆脱营收负增长。

  长期来看,股息率仍是支撑H股银行板块的核心因素。我们此前发布的报告曾股息可持续性进行五年预测:在基准情景下,预计2025年H股银行股平均股息率约为4.9%-4.95%,2029年仍能维持在5%左右。

  从长期预测来看,预计银行将从2026年恢复收入增长,同时净息差触底,手续费收入回升;未来五年大行营收有望维持正增长,最高或达5%左右。

  不过,营收不会全部转化为利润,一部分预计用于增加拨备计提。整体而言,我们基准场景下未来5年的银行的股息可持续。

  年内企稳仍需关注政策面

  21世纪经济报道:近期财政部正式对消费贷实施贴息政策,此前监管亦出台“反内卷”相关政策,两项政策对消费贷需求是否有改善作用?消费贷的资产质量预计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颜湄之:针对这两项政策对消费贷的影响,我们在业绩会期间已与多家银行沟通,也进行了初步测算。需要明确的是,贴息仅覆盖大额消费贷,不包括信用卡。从当前执行情况来看,政策刚刚启动,推进节奏较为平稳。

  整体而言,贴息更多是对特定群体产生边际影响。例如,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人群,即便消费贷利率因贴息下降1%左右,也不会因此增加借贷;对于高收入群体,略微优惠也不是其进行借贷的主要因素;而对于中等收入群体且偶尔有借贷需求的人,1%的利率优惠可能会刺激其借贷意愿;资产质量方面,监管明确严禁资金流入股市与楼市,目前银行也已加强排查。

  21世纪经济报道:7月份以来银行股出现阶段性回调,市场认为原因包括资金从防守型板块转向成长板块、“分红即走”的行为等。您认为银行股何时能企稳?企稳需要哪些关键条件?

  颜湄之:7月份以来银行股的回调属于正常市场波动,一方面是部分投资者在上半年获利后选择了结,另一方面是市场风格切换导致资金流向高增长的科技板块。

  从回调幅度来看,8月份银行板块下跌不多,相较于今年累计约30%的涨幅,这样的回调幅度并不显著。

  银行股属于防御性板块,当预期存在较大风险时,银行股会成为避险标的,类似公共事业板块的角色。事实上,8月份银行股与煤炭股(红利收息股)同时出现下跌,反映出当前市场对防御性板块的配置需求有所下降。

  未来银行股能否企稳的有以下关注点:一是政策信号,关于“十五五”规划的基建投资、产业支持等内容;二是经济预期的明确,目前经济数据依然在观察期;三是年末派息窗口期,12月至次年1月是银行集中中期分红的阶段。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