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官网发布2025年度第七轮拟供商品住宅用地清单,共包含8宗地块,土地面积约27公顷,建筑规模约63万平方米。其中最受市场关注的亮点在于:东城区二环内再度推出“绝版”低密宅地——这是继2024年东城区金鱼池地块后,核心区时隔一年再供商品住宅用地。而回溯历史数据,2020年至2024年期间,北京核心区域曾连续四年“零供应”商品住宅用地。此次供地不仅填补了核心区宅地供应的“断档”空白,更延续了近两年北京持续加推优质地块的供应节奏。

近两年核心区域最大地块
在本次公布的8宗地块中,1宗位于核心区东城区;2宗位于中心城区朝阳区;其余5宗分布于副中心及平原多点地区,分别位于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大兴区和房山区,每区各1宗。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作为北京核心区域,东城区近几年供地较少,上一次供地是2024年5月的金鱼池地块。而此次东城区祈年大街西侧危改工程项目,用地规模达2.27万平方米,高于金鱼池地块;建筑控制规模为2.5万平方米,也远高于金鱼池地块的5550平方米。
尽管该地块规划用途为F1类住宅混合公建用地,但从规划图来看,该宗地被划分为6个小地块,其中4块为多功能用地,另外两块分别为交通基础设施用地及公共服务设施与公共事务用地。
从位置来看,祈年大街西侧危改工程项目位于二环内,靠近7号线桥湾站以及5号线和7号线换乘站磁器口站,交通便利。周边有北京医院、同仁医院、友谊医院、天坛公园,以及国瑞购物中心、新世界百货、合景魔方购物中心等,生活配套设施成熟。
合硕机构首席分析师郭毅认为,北京2025年度第七轮供地堪称年内质量最高的一轮。她指出,此前储备已久的祈年大街地块相比年初推介时已有明显调整:商办配套比例大幅压缩,住宅部分地块更规整,容积率低,总规划建筑面积适中,属于北京市场上稀缺的优质“绝版”地块。
地块均临近轨道交通站点
除祈年大街项目外,本轮推出的其余7宗地块也都位于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市场需求突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较为完善。
具体来看,朝阳区永安里旧城区改建项目位于建外街道,东三环内、长安街南侧,西邻双子座大厦,靠近国贸CBD核心区,紧邻地铁1号线与在建17号线换乘站永安里站。周边有日坛公园、首都儿科研究所、国贸商城、世贸天阶、贵友大厦、赛特+购物中心等,生活配套成熟。
朝阳区松榆里CY00—0410—0001地块位于潘家园街道,处于三环至四环之间,邻近地铁14号线北工大西门站。周边配套包括合生汇、燕莎奥特莱斯、芳圆里ID MALL、北京广仁中西医结合医院及松榆里公园等。
其余地块如通州区老城平房(同仁堂)棚改项目FZX—0302—6017地块,顺义区M15号线顺西路—府前街站土地一级开发项目SY00—0101—0318—1地块,昌平区北七家镇歇甲庄村土地一级开发项目CP02—0704—0038、0046地块,大兴区西红门镇镇东区B组团土地一级开发项目DX04—0102—6038地块,以及房山区北广阳城棚改项目二片区上市地块FS00—0105—0015、0016、0019、0013、0020地块,均紧邻地铁线路,生活配套完善。
例如,通州区老城平房棚改项目位于九棵树街道,五环至六环之间,邻近地铁八通线九棵树站,周边有领展广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和通州云景公园等。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当前轨道交通已成为城市供地的重要考量因素,轨交沿线地块普遍更受青睐。这一供地策略通过提供符合职住平衡和交通便利需求的地块,直接影响市场需求,既提升房企拿地意愿,也为购房者指明了重点关注的区域方向。
郭毅进一步指出,在行业深度调整阶段,优质地块能够增强开发商对项目去化速度和价格实现的信心,吸引更多企业参与,从而推动土地市场回暖。土地市场的复苏又将传导至商品住宅市场,向购房者传递积极信号,增强市场信心,最终助力房地产交易市场实现整体渐进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