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滨江区域的宠物活动日益增多,如何营造有序的公共空间环境?老式里弄的公共空间先天规划不足,存在诸多限制,怎么安装电动车充电桩?施工扰民如何进行长效防治……日前,徐汇区召开“聚焦软法实践解码治理新态”基层法治观察软法指引专家研讨会,在几部正在制定的软法中,这几个问题都能找到答案。
所谓“软法”,与传统的“硬法”相对,并不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而是通过协商、自律或社会共识实现效力。它将法律的原则性与民情的复杂性结合起来,成为硬法的有益补充。
上海基层法治观察工作自2022年全市推行以来,已经推动了诸多法治问题得到解决,也总结出了一些治理经验成果。其中,基层治理软法指引以其灵活性、协商性和多元参与性,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软法”不软,直击治理裉节难题
在徐汇滨江,都市人的松弛感是遍地的猫猫狗狗给的。很多人称这里是“宠物社交天花板”,不仅是周末的“遛宠圣地”,工作日也不会冷清。从2010年一期开放至今,“宠物友好”这一概念,在徐汇滨江已经贯穿了十余年。
随着宠物数量和品种的增加,如何更好地平衡公共利益与个体需求、化解养宠行为引发的多元矛盾,怎样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养宠环境,成为管理方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我们之所以制定《徐汇滨江公共开放空间宠物管理软法指引》,不仅是想为宠物主人提供清晰的行为指引,也想通过柔性约束,培育市民的规则意识与文明素养。”上海西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法务部曹晨飞说。
曹晨飞介绍,他们在软法中创新了“宠物分类管理要求”,比如禁止毒蛇、烈性犬等危险物种进入;蜜袋鼯、小型蜘蛛等小型异宠须用全封闭箱体携带,羊驼、驯鹿、水豚等中大型异宠需按要求使用围栏或穿戴防挣脱装备;大型犬需佩戴嘴套,牵引绳长度小于2米,猫类禁止散养等。根据不同类别,也划定了相应的责任归属和处置方式。
记者注意到,该软法还特意给出了《逃逸宠物警示提示》模板,给出了逃逸宠物的基本信息,包括物种类型、显著特征、逃逸时间、逃逸地点、风险等级,还列出了风险提示和处置进展。“接下来我们还会细化管理流程,并继续完善责任条款,让软法更有针对性。”曹晨飞说。
湖南街道草拟了《衡复风貌区旧式里弄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安装软法指引》,“老式里弄的居民对电动车充电有很高的需求,但是建筑密度高、居住空间紧凑,弄堂宽度普遍不足3米,加上有诸多历史保护建筑、古树名木等限制,难以直接套用传统住宅小区充电桩安装模式,所以我们想做一个比较有针对性的指引。”湖南街道司法所所长陈图南说。
他们在软法中列出充电桩安装推进过程,包括需求调研与可行性分析、场地勘察等;提出需利用闲置墙角、弄堂口等零碎空间针对性制定选址、建设方案;明确了电力申请、分时电价等操作流程;并提供了公示、征询等内容的范本,供需要推进此类工作的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等参考。
指引落地,民生痛点变治理亮点
这些指引的诞生,源于徐汇区持续开展的基层法治观察机制。“这些问题都是群众生活中反复提及的高频痛点,通过各单位的努力,将基层治理中源于实践、行之有效的‘盆景’式经验,系统梳理、提炼升华为可复制、可推广的‘风景’式软法。”徐汇区司法局副局长杨佳琛说。
华泾镇制定的软法指引,就很贴合属地实际。“未来5年之内,华泾会有20多个工地同时开工,可能会给居民区带来比较大的影响,我们希望防患于未然,在居民开口之前就把矛盾化解掉。”华泾镇司法所所长许天翔说。
在《建筑工地施工扰民纠纷防治软法指引》中,他们提出以街道办事处指导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搭建平台,沟通协调工地与居民、邻商的关系,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同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分类管理,将评审结果与工地相关诚信记录关联,设立由居民参与的监督员制度,强化对施工扰民现象的监测等。
“我们希望以‘软法’特有的价值导向、治理互动、协同合作、自律互律等机制,实现建筑工地施工扰民纠纷防治有效治理的目标。”许天翔说,希望能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软法,有助于施工扰民长效纠纷防治。
这些软法制定的过程中,也邀请群众代表参与多轮论证。衡复风貌区的居民表示:“充电桩安装指引回答了我们的很多疑问,尤其是最重要的资金来源和使用问题。还提出资金管理要建立专户核算制度,由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组成监督小组,对收支情况每季度公示,确保资金使用透明合规。”
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党委书记童潇认为,这些软法聚焦当前治理实践中的难点与焦点问题,这种“问题导向”的治理创新,通过柔性规范和协商共识来填补硬法在某些具体操作领域的不足,既有法理深度,也有民生温度,推动了治理模式从单向管控向多元共治、从事后惩罚向事前预防延伸。
上海市法治研究会副会长王奕蓉建议,软法指引应该服务于基层治理中大家最关注的问题,内容要简明直观,有很强的操作性,让参与治理的主体可以快速了解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所以指引中应该提供具体的操作步骤、规范的文书模板和针对常见问题的解答,才能将法律条文转化为基层工作者和居民‘看得懂、用得上’的行动指南。”
下一步,徐汇区委依法治区办将结合专家研讨会相关意见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软法指引并尽快发布,以软法实现柔性治理,凝聚共识打造更多“小而美”的治理样本,以法治力量护航城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