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消息,上海市市长龚正9月2日会见了法国索迪斯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苏菲·白龙一行。龚正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高品质餐饮服务是美好生活所需,也是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组成部分。
上海将持续提升餐饮供应链品质保障能级,持续加大品牌餐饮企业引进和培育力度,不断丰富餐饮、健康、养老等服务消费供给,加快打造国际一流的服务消费标杆城市。
欢迎索迪斯等世界知名企业分享中国市场机遇,把更多总部功能、优质资源、业务板块放在上海,融入上海商业业态,持续为本土餐饮业创新发展赋能,深度参与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并助力城市绿色低碳转型。上海将一如既往地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在沪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解读:美食消费是“刚需性”“重复性”和“广泛性”最强的一种消?。世界上著名的消费之都,大多是同时具备“美食之都”的城市,这样才会真正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近悦远来,并带动购物、文化和旅游等其它消费。
早在《上海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中,就明确提出将“打造国际美食之都”。上文提到的索迪斯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餐饮与生活服务供应商之一,早在1995年就来华发展,以上海为中国业务发展总部。整体来看,上海作为“餐饮第一城”,截至2024年底,全球5大洲、43个国家的美食,在上海共开出9793家餐饮门店,同比上年增长4.17%。
但不可回避的是,一线城市餐饮业近期在一定程度上遭遇“寒潮”,老牌餐厅停业或倒闭的消息时有出现。反映在消费数据上,今年1—7月,上海社消零总额9551.79亿元,同比增长2.5%,低于全国平均线。其中,餐费收入1141.95亿元,下降2.9%,收缩趋势依旧延续。

图片来源:上海统计局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教授曹贤忠对媒体表示,上海的中高端餐饮占比相对较高,商务宴请和中高端收入群体消费曾占据重要地位,然而随着政策环境变化和商务交流减少,中高端餐饮需求明显萎缩,对整体消费市场形成拖累。
提振餐饮消费,2025年,上海计划安排5亿元市级财政资金在4个领域发放服务消费券,其中餐饮方面达到3.6亿元。另据此前印发的《上海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上海要促进餐饮消费高质量发展,打造享有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美食地标;优化实施餐饮业新开门店、装修补贴等支持政策。
不只是上海,汇聚全球餐饮品牌也是北京市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一个目标:力争到2025年,打造30条左右“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引进500个左右国内外知名美食品牌,培育约2.5万家具备较强数字化营销能力的餐饮商户。
#动向
沈晓明专题调研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湖南日报消息,9月2日,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在长沙调研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沈晓明指出,要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湖南特色和优势,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文化、现代农业、医学等领域融合发展。要进一步明确发展重点,支持培育一批人工智能优势企业,前瞻布局未来应用场景,提升湖南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竞争力。要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围绕人工智能基础研究、产业发展、应用场景培育、人才培养等方面细化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确保人工智能安全、稳健、可持续发展。
北京将建造不少于20家5G工厂
北京日报消息,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通信管理局制定的《北京市“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近日印发。《实施方案》提出,力争到2027年,建设5G行业专网总数不少于50个,累计打造5G工厂不少于20家,培育综合性、行业性5G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不少于50家。
上海试点启动“科妍回归计划”
上海市科妍回归计划(试点)启动会于9月2日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该计划旨在为因生育暂别科研岗位的女性科技人才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她们顺利重返科研赛道,为上海城市发展积蓄更强“她动能”。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上海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中女性占比已达43.96%,为上海科创中心贡献了磅礴的“她力量”。
广州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广州市日前发布《广州市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若干措施》,从加快实施技术改造、推动人工智能应用、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三个方面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数智化改造。《若干措施》提出,在国家级、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期间,对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改造项目核定投入的50%给予补助,最高累计补助不超过150万元。
合新铁路安徽段开始试运行
9月2日,合新铁路安徽段联调联试圆满结束,正式转入试运行阶段。合新铁路起自安徽省合肥市,终至江苏新沂市,线路全长约324公里。其中安徽段新建线路19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合新铁路安徽段建成开通后,将进一步完善国家高速铁路网布局,对促进皖江城市带、淮河生态经济带协同发展,助力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声音
王忠林主持召开会议,研究以武汉都市圈为中心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
9月2日下午,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主持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以武汉都市圈为中心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相关工作。王忠林强调,要坚定做大做强自身,切实增强武汉都市圈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着力做强武汉龙头,支持武汉加快打造全国经济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迈向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更好发挥武汉在武汉都市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中的引领作用。
着力做强武汉都市圈,推动圈内“1+8”城市争先进位,做大规模能级、提升发展质效、做实项目产业、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增强武汉都市圈的龙头引领力、创新驱动力、发展支撑力、投资吸引力。
要积极探索路径,切实撬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动起来”。着眼发挥鄂湘赣三省各自优势,探索以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协同发展为牵引,深化产业协同、交通协同、生态协同、文旅协同、开放协同、民生协同,形成相互支撑、融合共进的良性互动格局。
#数读
创业板“期中”成绩单出炉营收、净利增速双双“领跑”A股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消息,截至2025年8月底,创业板1384家上市公司完成2025年半年度报告披露。整体来看,创业板上市公司坚持创新发展,上半年营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增速均领跑A股市场,超七成公司实现盈利,过半数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
具体来看,1384家创业板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05万亿元,平均营业收入14.83亿元,同比增长9.03%,收入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合计实现净利润1505.42亿元,平均净利润1.09亿元,同比增长11.18%,盈利水平显著提升。
1384家公司中,1028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74.28%;728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52.60%,较上年同期增加4.86个百分点;305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超50%,173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超100%。
#放榜
“2025中国城市休闲化指数”报告,“头部城市”格局加固
日前在上海发布的“2025中国城市休闲化指数”报告指出,在中国休闲城市建设中,显示出大格局基本稳定、各维度发展不均、城市群引领明显、东中西部持续优化的总体发展特征。

44座城市休闲化指数排序图片来源:上观新闻
该报告通过对五个维度?合计43个指标的科学统计与综合分析,获得全国44座城市2025城市休闲化发展指数的综合结果。排名前5位的城市为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深圳,它们已形成稳固的“头部城市”格局。
上述城市的领先并非单一维度的突出,而是综合性、全方位发展优势。其头部引领地位在短期内难以被撼动。紧随其后的杭州、成都、苏州、南京和武汉,排名第6位到第10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