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9月3日讯 随着美股Q2财报季逐步临近尾声,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初宣布的“对等”关税对美国企业业绩造成的影响效果也终于浮出水面。
巴克莱策略师Venu Krishna领导的团队在分析了部分公司样本后发现,尽管关税明显拖累了美股企业利润率,但不同行业对于关税冲击的抵御能力显著不同:相对来说,工业和科技公司在转嫁关税成本方面更为成功,而可选消费品公司业绩受到的关税冲击更大。
尽管随着美国与众多主要经济体签订贸易协议,美股市场对于关税影响的担忧已经明显减轻,但巴克莱策略师警告,今年下半年,关税对于部分企业利润率的侵蚀预计将进一步恶化。
关税对企业利润构成冲击
今年第二季度,是美股公司首次真正面临特朗普关税的考验。从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公司的业绩来看,尽管众多企业的业绩表现好于预期,但关税对利润率的拖累是显而易见的。
巴克莱分析师分析结果显示,特朗普关税对企业毛利率的影响中值为60-70个基点,这与巴克莱自己基于人口普查和经济分析局数据的估计基本一致。
“(关税)对毛利率影响的估计范围很广,最少为持平,最多则达到了两位数百分比;中位数影响约为60-70个基点,”巴克莱分析师团队在报告中写道。
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公司报告产品需求大幅减少。相反,大多数企业已经消化了关税成本,提前囤积了库存,或者通过提高定价转嫁了部分负担。
巴克莱策略师表示,在关税上调前,大部分零售商和非必需品企业都提前增加了库存,这一策略可能暂时保住了第二季度的利润率。但到了下半年,这些公司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关税压力。
不过,积极的一面在于,美国已经与不少主要经济体签署了贸易协议。许多公司称,在最近的贸易协定之后,关税环境已经“去风险”了,业绩强劲已经重新获得了足够的可见性,可以将关税影响纳入业绩指引。
不同行业的抵御冲击能力不同
分行业来看,美股工业类公司对于关税冲击的抵御能力较强,这些公司依靠分阶段提价、合同重新定价和有针对性的附加费,有效地抵消了成本上升。
科技公司,尤其是那些与亚洲制造业有关的科技公司,虽然也面临着关税的结构性阻力,但它们可以通过产品差异化来转嫁成本。
而面向消费者的企业——尤其是非必需消费品公司——由于定价权较弱,其产品利润率最容易受到关税侵蚀。
此外,医疗保健公司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关税,不过这些公司正朝着双重采购和本地生产的方向发展。
市场已经放下对关税的担忧?
从美股市场的表现来看,最近关税风险似乎已经从投资者们担忧的问题排名下滑,美股估值目前更多地受到美国财政政策、监管改革或数据中心投资等更广泛主题的影响。
不过,巴克莱指出,美股零售商的第三季每股收益修正值已经低于历史趋势,而假日季预估基本保持不变——这表明,随着关税成本上升的库存流入市场,可能需要进一步下调利润预期。
在指数层面,估值表明市场已经逐步看淡关税的负面影响,标普500指数的预期市盈率为22倍。
然而,巴克莱策略师们警告称,“鉴于关税对企业利润率的影响预计将在未来几个季度恶化,我们怀疑企业估值是否会受到影响,尤其是那些报告价格传递能力有限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