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9月3日 14:36,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指数(932069)强势上涨1.93%,成分股微创机器人-B(02252)上涨13.52%,春立医疗(01858)上涨11.68%,平安好医生(01833)上涨9.72%,方舟健客(06086),药明合联(02268)等个股跟涨。港股医疗ETF(159366)上涨2.05%,最新价报1.7元。
买港股医疗板块,就买港股医疗ETF(159366),拉长时间看,截至9月2日,港股医疗ETF近1周日均成交2.76亿元,全市场同类规模最大,流动性佳,弹性高。


消息面上,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等合作研发的创新医疗服务平台——“5g脑心动车”,于2025年8月29日盛大发布。此次发布不仅是脑心健康领域的重大突破,更标志着全球首个老年痴呆脑机接口临床应用正式落地。
行业方面,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标志着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实现从技术突破向全要素赋能的关键跃升。该意见立足我国产业体系完备、市场规模庞大、应用场景丰富三大核心优势,构建“创新带应用、应用促创新”的螺旋式发展范式,加速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全链重构、深向耦合,全面激发产业变革新动能、培育智能经济新范式,为抢占全球智能化竞争制高点锻造关键支点,构筑新质生产力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医疗器械目前具备出海+创新+新旧替换的多重机遇,长江证券表示,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出海欧洲市场的机会与挑战。欧洲为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2023年市场规模达1600亿欧元,增速稳健。欧盟新规提高了注册难度,拿证成本显著增加,但中国企业通过本地化团队和分销商模式有望突破壁垒。低值耗材、中小型设备和体外诊断是出海的主要方向,建议关注核心市场(英、法、德)的直销策略和东欧市场的持续拓展。
港股医疗ETF紧密跟踪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指数,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指数从港股通证券范围内选取50只业务涉及医疗器械、医疗商业与服务、制药与生物科技服务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港股通内医疗领域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东吴证券表示,港股处于震荡上行趋势,美联储降息预期提振市场情绪,美联储降息利好利率敏感型行业,9月有望迎来新的催化剂。建议投资者关注AI科技、红利股和创新药的投资机会。
东方证券表示,CXO 大幅改善 1)从营收端来看,板块分化进一步加剧:
CRO/CMO 为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同比+12.6%),在经历国内投融资下滑、海外地缘政治影响后,行业已迎来困境反转,业绩快速修复;2)从利润端来看,化学制药和CRO/CMO 的扣非净利润表现出色,同比分别实现21.1%和20.9%的增速,大幅高于行业平均(-13.3%),主要受益于创新药产品快速放量和新签订单增长带来业绩改善。
低仓位+估值底+稳增长,具有较高的配置性价比。截止25Q2,非医药主题基金(全市场基金)医药持仓为6.9%,较24Q4 提升了0.7%,与医药总市值占比(6.4%)相当。从历史数据看,当前医药持仓比例处于较低水平,仍有不小提升空间。估值方面,受创新药出海浪潮带来预期抬升提振,行业市盈率(TTM)水平提升至31 倍,仍处于历史底部。需要注意的是,医药基金已重仓创新药产业链:化学制药仓位显著高于其他板块,截至25Q2 已提升至37%。“化学制药+CXO”持仓占比约为54%。整体来说,在全市场低仓位和历史估值底部的背景下,行业由创新驱动成长的逻辑有望不断加强和兑现,整体具有较高的配置性价比。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29日,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指数(932069)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药明生物(02269)、京东健康(06618)、药明康德(02359)、阿里健康(00241)、平安好医生(01833)、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国药控股(01099)、微创医疗(00853)、康方生物(09926)、中国生物制药(01177),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1.05%。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所包含的分析基于各种假设,不同假设可能导致分析结果出现重大不同。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