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光模块CPO概念在昨日暴涨后迎来回调,通信ETF(515880)跌超5%。盘中资金交投活跃,成交额放量超36亿元再创新高,盘中溢价或有资金逢跌抢筹。
近期在光模块的强势带动下,含光量50%的通信ETF(515880)成为市场上最受关注的产品之一。截至今日收盘,通信ETF年内涨幅超86%,位居A股ETF涨幅第一。从规模来看,过去20个交易日净流入超50亿元,净流率超174%,通信ETF规模一举突破100亿大关,成为通信行业规模最大的ETF。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9/1,指数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
面对今日光模块的回调,很多投资者大呼“终于等到……”对于看好人工智能算力未来前景的投资者而言,回调或是逢低布局的机会。市场段子更是满天飞:“现在聊光模块,比光纤还细的是投资者的神经”,还有投资者戏仿《三体》中的桥段说 “CPO,不要下车”。
还能相信光吗?
当前阶段,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光模块今年以来已经涨了这么多,后续还能涨吗?已经上车的要不要兑现收益?没有上车要不要追涨……实际上,段子归段子,真金还得看账本。光模块行情终究要落回到技术迭代与订单实打实的增长上:AI迭代是否持续霸屏,光模块能否如期放量。
以光模块含量50%的通信ETF标的指数分析。若从估值历史分位看,截至最新交易日9月1日,通信ETF标的指数估值为56.44x,位于上市以来74.12%分位点。人工智能这波行情的确波澜壮阔,AI可能是自云计算以来最大的产业机会。从估值层面看目前或仍有上涨空间。

资料来源:wind
从wind30天领先指标看,截至2025年9月1日,由于部分个股30天内无相关预测,剔除后合计权重88.81%。在剩余个股中可见,合计利润达1176亿元,同比增长38%,对应2026年27倍PE。总体而言,基本面与当前涨幅可以匹配。

资料来源:wind
展望后市,在目前A股流动性持续宽松、市场大盘表现良好的背景之下,AI有几个明显的优势:
(1)产业趋势明确,商业模式已经跑通。北美云厂商的闭环已经形成,业绩端高速增长已经可以反哺资本开支扩大,同时AI业务发展短期内算力仍然供不应求。国内发展节奏有望持续跟进。
(2)市场规模较大,且对于部分环节目前市场规模二阶导仍为正数,估值支撑较强。北美四家云厂商第二季度单季资本开支合计逼近千亿美元大关,同比增长超过60%。一方面,GPU的放量规模持续扩大,另一方面,技术密集度提升持续推高算力产业链零组件价值量,目前部分环节市场规模增速(注意是增速,不是绝对值)仍未见顶。
(3)产业边际变化明显,国产算力加速跟进。北美算力方面,GPU放量带动了半导体产业链共同成长。国内方面,半导体产业链持续攻关,突破生产障碍的同时扩产持续推进,国产算力规模放量已在前夜。
(4)A股优质资产重估,AI产业链或成首要关注点。目前,北美算力带动相关环节业绩高增,国产算力相关的半导体产业链条代表我国工业生产的最高水平,有望享受重估红利。
如何参与人工智能行情?
在产品布局上,可以考虑兼顾北美算力和国产算力,同时可以结合网格策略、逢低定投等方式参与行情。
北美算力方面,通信ETF(515880)光模块占比50%,“光模块+服务器+铜连接+光纤”占比超过77%,较好代表了算力硬件的基本面。同时,创业板人工智能ETF(159388)中,光模块占比超过48%,同时有20cm弹性,在情绪高时或有更好表现。

国产算力方面,可以持续关注半导体四兄弟,科创芯片ETF国泰(589100)、芯片ETF(512760)、集成电路ETF(159546)、半导体设备ETF(159516)。如果追求高弹性,可以关注科创芯片ETF国泰(589100)。若考虑持仓均衡(兼顾设计、制造、封测、材料设备等),可以考虑芯片ETF(512760)。此外,更看好设计的投资者可以选择集成电路ETF(159546)、更看好设备的投资者则可以选择半导体设备ETF(159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