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02 22:14:01 股吧网页版
车展季·大咖说丨沃尔沃袁小林:应对变革要警惕“闭门造车”,我们不做“炫技”的产品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沃尔沃汽车电动化转型破局迎来关键落子。

  在2025成都国际车展前夕,沃尔沃全新XC70完成全球首发,这也是全新SMA超级混动架构的首款车型。其不仅以29.99万元起的预售价打破豪华新能源车型的价格壁垒,更在85分钟内实现小订破5000辆的成绩。

  “从豪华细分市场来看,我有一个简单的预测,随着XC70的推出,豪华混动领域的增长一定会加快。沃尔沃在豪华混动市场,一定会出现巨大的份额增长,年底大家会看到变化。”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沃尔沃汽车亚太区总裁兼CEO袁小林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不做炫技的产品”

  作为豪华品牌阵营首款超级混动车型,全新XC70拥有超200km(CLTC工况)的纯电续航里程,综合行驶里程超1200km。新车在车型尺寸和价格带分布上填补了XC60与XC90之间的市场空白,将成为承上启下的一款车型,既丰富了沃尔沃新能源产品矩阵,也标志着其正式进军超级混动市场,被视为沃尔沃电动化转型的关键布局。

  “在电气化转型的过程中,纯电、燃油、混动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共存。但在这个过程中,品牌要有自己的坚守,要对市场有一个实事求是的态度。通过清晰的战略规划和过硬的体系化应变能力,一定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存活下来。”袁小林认为。

  受用户对纯电车型的里程焦虑、补能便利性等多重因素影响,混动车市场显现出可观的增长潜力。据中汽协数据,从2020年到2023年,我国混动车市场销量增长了10倍,2024年混动车销量达到725.2万辆,占据新能源汽车市场四成份额,与纯电车型的市场份额日益接近。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孙桐桐摄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汽车品牌选择加码混动市场,随着技术不断迭代升级,当前市面上的超级混动产品也日益丰富。

  面对超混车型“扎堆”现象,袁小林认为:“我们要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梳理出最核心的东西,最根本的东西,要回到出行的本质。出行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定要非常现代化,要跟上数字化时代的发展。XC70就是沃尔沃应对这些时代特点交出的答案。”

  在他看来,持续改进是很重要的,但要保持“谨慎、好奇、谦卑”的态度。比如OTA升级,不是升级越多越好,而是要看升级是否修正了一些瑕疵,解锁了新的有价值的功能。

  “沃尔沃对价值追求的一个特点是‘少即是多’。对于炫技的东西,我们是不会做的,沃尔沃的用户对这方面的需求也不是太高。这些东西让企业付出了成本,却没有相应的价值。”袁小林说。

  应对行业变革要警惕“闭门造车”

  在AI技术快速上车、智能驾驶技术加速迭代升级的背景下,不少外资车企乃至豪华车品牌也在积极与本土科技伙伴合作,在智能化领域寻求突破。例如,大众、奔驰、奥迪、宝马等品牌相继与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合作,以提升其在该领域的竞争力。

  在袁小林看来,智能化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比如AI带来了很多新的可能性和各种各样的想象空间。但他觉得,当前还远远没有到笃定合作的阶段,问题的解决方案永远是在不断更新当中。

  面对行业变革,袁小林尤其警惕“闭门造车”的思维。他认为,豪华品牌若固守“非此即彼”的地域区分,或坚持“只有隔绝外界才能保持品牌特性”的理念,将错失与时代同步的机会。

  “一方面,坚持品牌价值追求,一定要有非常扎实的底层逻辑,基于此,再把一些AI技术、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等,恰当地融入到自己的产品当中。另一方面,以开放的心态,充分整合中国作为全球最领先的智能化优势资源,并结合吉利集团的力量,从而为用户提供最优的解决方案。”袁小林说。

  对于沃尔沃在2025年的市场表现,袁小林表示:“我们追求的就是真实,是能够平衡好市场份额和绝对、相对交易价格。市场给我们机会,那就抓住机会,让合作伙伴、客户,对沃尔沃有一个稳定的、扎实的正面预期。有了XC70这样强力产品的支撑,这个预期会变得更加扎实。”

  他强调,现在的业态环境很复杂,沃尔沃汽车要有自己的定力,既要凭借既定的条件去追求最大化的成果,也要考虑到中长期的平衡。

  随着SMA超级混动架构的加入,沃尔沃汽车形成了三大造车架构,覆盖纯电、混动和燃油三种动力形式。其中,基于早先发布的SPA2纯电架构,沃尔沃已经发布了EM90、EX90等纯电动车产品。在燃油车领域,沃尔沃汽车则有CMA和SPA架构,产品包括XC60、XC90等。

  未来几年,SMA超级混动架构将与早先发布的SPA2纯电架构一起,成为沃尔沃在中国实现全面电气化战略的核心产品举措。按照规划,到2030年,沃尔沃汽车全球销量90%以上将由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构成。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