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公布数据显示,1-7月份,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11352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较1-6月份提升0.4个百分点。
利润方面,数据显示,1-7月份,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38.8亿元,同比下降1.8%,但增速较1-6月份大幅收窄6.5个百分点。
另外,1-7月份,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共投入研发经费580.3亿元,同比增长2.8%,增速较1-6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
区域层面看,京津冀地区增长速度最快,其次为东部地区和长三角地区。
数据显示,1-7月份,东部地区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10217亿元,同比增长5.9%,高于全国增速2.5个百分点,占全国互联网业务收入的90%。西部地区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669.1亿元,同比增长0.9%。
1-7月份,京津冀地区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3940亿元,同比增长7.9%,占全国互联网业务收入的34.7%。长三角地区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3675亿元,同比增长5.8%,占全国互联网业务收入的32.4%。
工信部同时提到,1-7月份,互联网业务累计收入居前5名的北京、广东、上海、浙江和贵州共完成业务收入9604亿元,同比增长7.5%,占全国(扣除跨地区企业)互联网业务收入的84.6%。全国互联网业务收入实现正增长的省(区、市)有12个,其中浙江、内蒙古、四川增速超10%。
梳理官方信息可以发现,政策层面对互联网行业的支持力度正在增强。
国家数据局综合司5月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2025年行动方案》。其中明确提出,加快推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优化升级,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逐步实现各地区算力需求与国家枢纽节点算力资源高效供需匹配。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7月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工信部将抓好应用落地与推广,深入实施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升级版和标识“贯通”三年行动,推动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协同赋能。加速丰富5G-A产品体系,推动高品质网络落地部署,加快推进6G技术研发,前瞻布局和培育面向6G的应用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