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分析师队伍建设,提升棉花、棉纱期货分析师品种研究能力和产业服务水平,郑商所8月29日在郑州举办2025年棉花、棉纱期货分析师培训,来自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期现公司及产业链企业的约160名棉花、棉纱期货研究分析人员参加培训。
此次培训紧扣棉纺织产业需求与期货市场发展动态,课程设置覆盖现货市场态势、期货业务规则、风险管理实践、市场研究体系等方面,邀请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期现货行业头部企业的专家及棉花行业资深研究人员担任讲师,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剖析、经验分享等形式,全方位提升分析师队伍的产业服务能力与研究水平。
在产业现状与趋势解读环节,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徐潇源深度分析了我国棉纺织行业上半年运行情况与下半年发展走势,为分析师理解产业痛点、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提供了清晰指引。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棉纺织行业面临有效终端需求不足、企业盈利承压等挑战。徐潇源表示,期货工具在平滑市场价格波动、助力企业稳健经营方面将发挥积极作用。
期货业务规则的完善是保障市场平稳运行、提升期货功能发挥效率的基础。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详细解读了棉纱期货业务细则修订内容,包括替代交割品升贴水调整、质检费用优化等关键条款。据介绍,2025年1—7月,棉纱期货市场规模显著扩大,日均成交量6837手,同比增加109%;日均持仓量1.97万手,同比增加323%。期现融合程度持续加深,上市以来,棉纱期货累计交割量折合现货已超3.3万吨。细则修订更加贴合产业实际,增强了期货合约的适用性,为分析师引导企业利用期货工具提供了规则依据。
风险管理工具的创新与应用是本次培训的重点内容。中纺棉花事业部商情研发部副总经理黄兆龙围绕“棉花基差交易与期权应用”展开分享,他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了“基差+期权”含权贸易、累沽策略等创新模式如何帮助轧花厂防范价格下跌风险、优化套保效果。同舟棉业董事长助理赵娜娜通过企业实际操作案例,讲解了期货套保、期权对冲在库存成本优化、采购成本控制、加工利润锁定中的具体应用,为分析师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风险管理思路。
厦门国贸纺织研究院院长郑圣伟表示,单一期货套保主要采用单边空单操作,灵活的期货期权组合策略或移仓策略可以优化套保效果。“今年4月初,棉花、棉纱期货价格受多重因素影响下跌,企业可通过多种工具组合应对。单纯采取棉花或棉纱期货空头套保策略,能获取价格下跌收益;采用期货空头策略加上卖出看涨期权,还能增加权利金收入。”郑圣伟说。
“对企业而言,利用套期保值锁定经营利润,可以让企业专注于生产、技术和质量,不必过度担心原材料或产成品价格的剧烈波动。”永安资本棉纺期现经理龚吉明表示。
在市场研究体系构建方面,棉花及大宗商品投研资深专家刘鑫提出“产业驱动+宏观驱动”双维度投研框架,强调棉花期货研究需结合供需平衡表及经济周期、货币周期、库存周期动态分析,避免单一产业思维的局限性。紫金天风期货软商品板块负责人王琪瑶分享了新年度棉花、棉纱市场形势分析方法与研究经验,从全球宏观环境、产业链库存变化、政策影响等角度,为分析师提供了系统化的市场研判逻辑。
培训期间,参会分析师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格林大华期货研究院纺织品研究员王子健表示,此次培训既覆盖了宏观环境、产业状况等基础维度,又涉及现货企业风险管理实践。“此次培训拓宽了我的视野,使我能够从更多元的视角出发研判市场行情,同时也提升了服务实体企业的能力。”他说。
此次郑商所棉花、棉纱期货分析师培训,通过提升分析师队伍对期货工具的理解与应用,将进一步促进棉花、棉纱期货在产业定价、风险管理中的功能发挥,为棉纺织产业应对市场波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金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