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档刚刚落下帷幕。
2025年暑期档(6月1日至8月31日)以119.66亿元总票房和3.21亿观影人次的成绩落幕,同比分别增长2.76%和12.75%。其中,国产影片表现尤为亮眼,票房占比高达76.21%,彰显了中国电影市场的本土创作活力。
上海连续三年稳居城市票房榜首,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全国“电影之城”的地位。此外,今年暑期档的票房不仅实现了数字上的增长,更在内容结构、观影人群和地域分布等方面展现出深刻变化。

总票房、总人次双双超去年同期
据国家电影局数据,2025年暑期档(6.1-8.31)票房前五名的影片分别为《南京照相馆》28.9亿、《浪浪山小妖怪》14.55亿、《捕风追影》8.79亿、《长安的荔枝》6.78亿、《侏罗纪世界:重生》5.67亿。
整体来看,高票房的影片并不少。猫眼专业版数据则显示,档期内共有19部影片破亿,截至8月底,今年全年累计票房(含预售)已超393亿元。
虽然今年暑期档前半程表现平淡,多部重点影片票房未达预期造成大盘“慢热”,而进口片则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发挥。后半程国产片开始集中发力,在《南京照相馆》等口碑佳作的引领下,观众们的观影热情被点燃。从7月18日至8月25日,暑期档连续39天单日大盘破亿。
猫眼娱乐市场分析师赖力表示,由于头部大片的体量缩水,2025暑期档仅有两部影片票房破10亿,数量与去年持平,但5-10亿腰部影片数量同比增加。尽管今年在春节档之后,市场经历了一定程度上的波动起伏,但整体上看电影市场表现依然是稳中有进的,暑期档也出现了一些值得讨论的亮点。如:动画电影在今年暑期档取得了较为突出的表现,《浪浪山小妖怪》打破了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电影票房纪录,《南京照相馆》打破了中国影史暑期档历史片票房纪录等。
9月1日,猫眼研究院发布的《2025暑期档数据洞察》(以下简称《洞察》)显示,从用户购票比例来看,今年暑期档单人观影比例连续三年上涨且今年涨幅最大。而由于头部影片整体社交属性较弱,因此双人购票比例为近五年最低。
而从拉新用户情况来看,今年暑期档整体新用户较过往五年相对更年长。《南京照相馆》拉新占比近三成,《罗小黑战记2》和《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的年轻新观众占比高。拉新用户TOP10影片中,《戏台》带来的新用户最年长,《聊斋:兰若寺》带来的新用户最年轻。从票房地域分布来看,好莱坞大片及《戏台》在一线城市的强劲表现,带动其整体占比回升至近五年最高。华东地区的票房则在《南京照相馆》和《浪浪山小妖怪》两部头部影片的带动下较去年实现上涨。另外,由于今年缺少大体量的喜剧电影,东北地区票房占比有所下滑。
如果以城市为单位进行票房排名,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上海连续3年获得暑期档票房冠军,北京、深圳、广州、成都、杭州、苏州、武汉、重庆、南京分列第2至第10名,江浙沪以及华南地区今年暑期档同比票房增幅更突出,广州、苏州、南京票房排名同比提升。

国产电影热度攀升
眼下,消费者对于国产电影的喜爱程度与日俱增。譬如在本次暑期档中票房排名第二的《浪浪山小妖怪》,深受各年龄段观众喜爱。
作为《中国奇谭》首部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由动画短片《小妖怪的夏天》原班主创打造,延续短片同一世界观框架,在“平行时空”下开辟全新故事。据记者了解,该影片汇集了一支超600人的制作团队,精细制作超1800组镜头,打磨2000多张场景图。
这部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於水执导的动画电影,自8月2日上映以来展现了较好的票房号召力。该片累计观影人次超过3800万。影片超越了《大鱼海棠》(5.73亿元)等经典国产动画,创下了国产二维动画的最高票房纪录。
《2025暑期档数据洞察》还显示,由于多部动画电影在档期内取得出色表现,亲子观众比例的提升带动了平均观影年龄的持续上涨,今年涨幅最大。
一方面,国产电影的质量在逐年上升,一方面,政策层面也在适应世界电影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今年4月10日,据央视新闻,就记者询问美国对华加征关税一事是否会影响到美国电影进口,国家电影局发言人表示,“美国政府对中国滥施关税的错误行径,势必会令国内观众对美国影片好感度进一步降低。我们将遵循市场规律,尊重观众选择,适度减少美国影片进口数量。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我们始终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将引进世界更多国家优秀影片,满足市场需求。”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副研究员孙佳山认为:“自2019年起,好莱坞电影在全球市场持续面临双重挑战。票房收益与观众口碑同步走低,这一现象在中国市场尤为显著。在此背景下,本次国家电影局的政策调整既是适应世界电影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在契合当前中国电影工业转型升级的实际需求,通过优化影片的供给结构助力本土优质影视内容的孵化。”
整体看来,2025年暑期档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趋势,展现出较强的市场韧性,同时也反映了目前中国电影市场压力与机遇并存的现状。猫眼娱乐市场分析师赖力表示,尽管今年电影市场在春节档之后出现了一定的起伏波动,暑期档前半程表现也较为“慢热”,但整体上还是出现了一些值得讨论的亮点。比如,多部动画电影在今年暑期档表现突出,这在《哪吒之魔童闹海》大大抬升了该类型的票房天花板之后,进一步给市场和观众带来了信心。再比如,《戏台》带来的“银发观影”增长空间,以及IP的深度开发与衍生价值挖掘等,都将成为行业重要的发展方向。未来的电影市场需要更聚焦内容创作本身,用多元化的优质内容来满足日益精细化、分众化、理性化的观众们的不同观影需求,不断维持市场的稳定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