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对美联储进行了接连数月的炮轰后,上周,特朗普对美联储发起了新一轮“袭击”——他试图“单方面”解雇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
这不仅对美联储的独立性构成数十年来最大的威胁,而且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可能也会超过大部分人的想象。
历史又将重演?
对于美国经济来说,美联储可能是拥有最广泛的影响力的机构。在经济衰退时,美联储可以通过削减其控制的短期利率来降低借贷成本,鼓励更多的支出、增长和招聘。而当通货膨胀时,美联储又可以提高利率以对抗通货膨胀,给物价降温。
事实上,大量的历史实例和经济研究表明,那些拥有独立央行的国家,其长期的通货膨胀率通常较低。而与之相反,央行独立性越低的国家,通胀越容易失控。
最近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土耳其。在2020-2022年期间,当全球央行都通过加息来抑制通胀的时候,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却反其道而行之,通过接连解雇三任呼吁加息的央行行长,迫使该国央行在高通胀背景下仍然坚持低利率——这使得土耳其的通胀率一度飙升至恐怖的85%,食品价格和租房成本涨幅一度飙升到120%以上。
直到2023年,埃尔多安才终于做出妥协,给予央行更多的独立性,这才使得土耳其通胀得以逐步降低,但这背后的代价,是土耳其的短期利率一度升至50%,直到目前,该国利率仍为46%。
而在美国本国的历史上,也曾有过美联储独立性受到干扰的例子。
上世纪60年代中期,时任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Lyndon Johnson)曾施压时任美联储主席马丁(William McChesney Martin),要求其保持低利率。
1972年大选前,时任总统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也曾向时任美联储主席阿瑟·伯恩斯(Arthur Burns)施压,要求他避免加息。
人们普遍认为,上述这两件事正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出现顽固高通胀的罪魁祸首之一。
这些历史证据都证明,央行独立性受损往往会遭致通胀飙升。而这背后的逻辑其实很好理解:
通常像特朗普这样的民选官员,往往有更大的动机推动降低利率,因为这将使民众更容易购买房屋和汽车,并在短期内提振经济、赢得民心。然而,这带来的长期影响就是通胀失控、物价飙升。
正因如此,大多数经济学家长期以来都更青睐独立的央行,因为一个健康的经济需要央行可以采取那些“不受欢迎”的货币政策,而民选官员往往倾向于避免这些措施。
美国可能迎来又一轮通胀飙升?
上周,特朗普“单方面”宣布解雇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Lisa Cook),令不少人感到震惊。这意味着,丽莎·库克不仅是美联储历史上第一位被任命为理事的黑人女性,也成为了美联储112年历史上首次被总统试图解雇的理事。
尽管特朗普的“解雇令”目前仍在等待法院裁决,但特朗普这历史罕见的行为已经引起了很多经济学家担忧。
不少经济学家担心,如果特朗普得到他想要的——一个“忠诚”的美联储,美国的短期利率可能遭到大幅削减,而其结果——正如过去历史所出现的那样——可能会是更高的通货膨胀。
事实上,在过去几个月,特朗普和他的团队一直毫不掩饰他们希望对美联储施加更多控制的愿望。特朗普此前已经多次抨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并威胁要解雇他,还曾一再要求美联储将其关键利率从目前的4.3%降至1.3%。
尽管一些经济学家确实认为美联储应该更快地降息,但是几乎没有人会认同特朗普所说的如此夸张的降息幅度。然而,特朗普近期的言论,令不少经济学家感到暗暗心惊。
上周二,特朗普表示:“我们很快就会获得多数席位,所以这很好。”他暗示的是,如果他能够解雇库克,他任命的新理事一上任,美联储理事会的7个人中,就有4个是由他所任命的——他也就能获得美联储的实际控制权。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经济学家、鲍威尔的前顾问乔恩·福斯特(Jon Faust)表示:
“库克理事的具体情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最新举动表明,(特朗普)对美联储的攻击正在升级…在我看来,美联储的独立性现在真的岌岌可危。”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无党派国会预算办公室前主任道格拉斯·埃尔门多夫(Douglas Elmendorf)已经警告称,如果特朗普真的迫使美联储将关键利率下调3个百分点,显然将过度刺激经济,使美国的消费者需求超过经济的生产能力,并推高通货膨胀——这类似于疫情期间发生的情况。
埃尔门多夫表示:“如果美联储落入总统的控制之下,那么我们最终可能会在未来几年看到这个国家的高通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