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01 16:38:20 股吧网页版
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休闲文旅产业研究院 各界共话休闲文旅产业未来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张玮华 杨翔菲

  “随着前沿科技推动社会深刻变革,人类正进入以精神满足为核心的新阶段,休闲已超越传统范畴,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文明跃迁的超级产业。”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表示。

  华东师范大学休闲文旅产业研究院首任院长钱建农认为,一个全新的时代正在开启,未来最稀缺的资源不再是黄金和金钱,而是情感陪伴。

  “城市是旅游发展的重心,是客源地,也是目的地。休闲文旅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

  8月30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休闲文旅产业研究院成立大会暨“休闲——未来超级产业”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分享了对于休闲产业的上述精彩观点。

  与会人士认为,在当前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类正从劳动中解放出来,追求美好生活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休闲产业已经突破传统产业边界,成为融合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的新兴超级产业。

  大会由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孟钟捷主持。来自上海市普陀区、闵行区以及沿沪宁线八城市政府与文旅部门领导,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社科院等高校与科研机构,中国旅游出版社、上海证券报社、浙江省旅游投资集团、江苏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携程集团、祥源文旅、保利商旅等文旅企事业单位,及校内师生代表200余人齐聚丽娃河畔,共同见证研究院正式成立,共谋未来休闲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应时而建华东师大成立休闲文旅产业研究院

  活动上,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上海市普陀区委书记胡广杰,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巡视员程梅红,华东师大党委书记梅兵,闵行区副区长张贤,江苏省常州市副市长蒋鹏举,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政策规划处处长宋聪,以及休闲文旅产业研究院院长钱建农,共同为研究院揭牌。业内人士认为,该研究院的成立,象征休闲文旅产业多方协同、智慧融合的新开端。

  华东师大自1992年设立旅游学系以来,持续深耕休闲文旅教学科研,发布多项重大成果,为研究院成立奠定坚实基础。钱旭红表示,研究院将立足华东师大人文传统和多学科超学科优势,聚焦休闲与多领域的交叉融合,构建面向未来、有中国特色的休闲理论体系,助力产业转型和范式变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普惠全民福祉作出应有贡献。

  研究院首任院长由华东师大特聘教授、中国休闲文旅产业领军人物、复星旅文集团终身荣誉董事长钱建农担任。

  钱建农在成立大会上发布了建院纲领与规划,研究院将充分整合华东师大多学科优势,通过“产业—教育—技术”三维融合,打造“三城慧”休闲超级产业平台,推动休闲文旅产业创新与高端人才培养,为新文科建设与社会服务探索新路径。未来,将建设成为具有华东师大特色的全国著名休闲文旅产业智库、上海市一流休闲文旅产业人才培养高地和未来休闲产业新技术应用、商业新模式孵化基地。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巡视员程梅红认为,研究院的成立恰逢其时、意义深远。期待研究院能立足上海、辐射全国,为休闲文旅产业注入新鲜血液,聚焦前沿课题产出更多研究成果,为上海文旅政策制定、产业布局提供更精准的理论支持,共同探索休闲文旅产业的“上海模式”,让上海的休闲文旅产品既有“国际范”,又有“烟火气”,真正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休闲生活的需求。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殷德生表示,希望深化“产学研用”融合,努力将研究院打造成为引领休闲理论创新与产业实践变革的重要引擎,充分发挥智库功能,培育高端人才,推动产业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文旅高质量发展提供全面支撑。

  深耕研究两项重磅研究成果发布

  “旅游研究、智库建设要和产业深度结合,要讲好中国旅游故事,为全球旅游业繁荣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戴斌表示。

  活动现场发布了两项研究成果。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课题组首席专家楼嘉军发布了《2025中国城市休闲化发展报告》。这是华东师大联合课题组第15年发布该报告,也是目前我国有关休闲城市建设测度方面延续时间最长的权威报告。

  研究通过五个维度、43个指标的科学统计与综合分析,对全国44座城市的休闲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分析。2025年报告呈现出“大格局基本稳定、各维度发展不均、城市群引领明显、东中西持续优化”的总体发展特征。

  楼嘉军介绍,中国城市的休闲化进程,正从满足基本需求的“硬件建设”阶段,迈向追求品质、深化体验与凸显人文关怀的“软实力提升”新阶段。未来,如何在国家战略指引下,以城市休闲化赋能城市更新,实现经济、生活、环境、服务与交通的协同发展,塑造独具特色的城市休闲个性,将是每一座城市实现休闲化高质量发展、成就人民美好生活愿景的关键所在。

  另一研究成果《未来休闲产业图谱》利用产业集群划分与复杂算法,通过对超2万家休闲文旅企业与人工智能企业的关联度分析,全面剖析产业上下游体系、发展动态及关键企业,以“科创大脑”描绘未来超级产业的壮丽图景,为政府决策、企业创新与产业投资提供科学依据和战略指引,助力构建面向未来的休闲文明新生态。

  加速合作共创休闲产业生态圈

  为了打破行政壁垒、促进资源流动、实现优势互补,活动上,华东师范大学和普陀区共同牵头,联合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泰州等沪宁沿线城市共同发布《沿沪宁休闲产业合作发展倡议》。

  未来,一校九市(区)将以“共促城市休闲化、共推旅游同城化、共研文旅产品、共拓入境市场、共商消费一体化”为合作主线,构建开放共享、互利共赢的沿沪宁休闲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区,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注入新动能。

  上海市普陀区副区长王珏表示,休闲文旅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研究院的成立搭建了一个“产学研用”协同共进的平台,将有力助推区域休闲文旅产业提质与人才集聚。普陀区将依托这一优质平台,携手华东师大,与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八市深化合作,持续释放“区位+资源+产业”的叠加优势,大力推动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推动休闲产业高质量发展。

  活动上,研究院与扬州、太仓、周庄、绿地城投基地代表签署合作协议,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这些合作基地的建立,将为研究院的科研成果转化提供实践平台,标志着沿沪宁区域休闲文旅产学研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

  共探未来学界业界深度对话

  在这场汇聚众多旅游行业人士的活动上,多位专家分享了观点,共探休闲产业发展的未来。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国际旅游研究院院士吴必虎在主旨演讲中提出,面对人工智能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在后人工智能时代,旅游休闲承担着社会“稳定器”与“疗愈师”的作用。而旅游休闲城市需要构建居游并举、主客共享的价值体系,营造城市公共休闲服务的社交空间与情绪空间。

  香港中文大学酒店及旅游管理学院院长、冯景禧旅游管理学纪念教授李想发表了“在体验经济背景下重新审视旅游”的演讲,表示要从体验维度重构旅游产品和服务价值。

  圆桌论坛由休闲文旅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冯学钢主持。三场圆桌论坛分别聚焦AI时代休闲文旅新供给、国民休闲消费的生态构建、未来休闲教育与人才培养等话题展开讨论。

  首场圆桌聚焦AI时代休闲文旅新供给,由全国工商联旅游业商会常务会长、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刘锋主持。

  携程集团高级副总裁王韦表示,AI不仅能精准挖掘用户需求,还能为景区、酒店等合作伙伴提供需求预测,助力其优化计划安排。

  浙江省旅游投资集团总经理陆晓亮表示,文旅行业服务品质提升需要解决一线从业人员待遇低、重复劳动多的问题。他期待AI能替代重复性工作,让员工专注于提供有温度的情感服务。

  江苏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副总经理朱国强认为,AI可以有效解决文旅产品工业化标准化与消费需求个性化之间的矛盾,解决现有数字技术赋能休闲文旅的相关“不匹配”。

  中国旅游出版社党委委员、副社长胥波认为,AI在文旅资源的整合、优化以及相关服务的提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能有效应对游客对品质化、场景化、情绪价值化的新需求。

  上海证券报社党委常委、董事、副总编辑齐劼人以生动的生活案例切入,阐述了AI作为与“与互联网平行”的技术深刻改变各行各业,虽然AI尚未与文旅深度绑定,但其结合已经在萌芽发展的现状。

  第二场论坛以国民休闲消费的生态构建为主题,由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魏翔主持。

  祥源文旅董事长王衡认为,中国文旅消费已进入“情绪觉醒+体验为重”的第三消费时代,呈现出“碎片化、情绪化、分层化”三层特征。在他看来,未来十年,谁能用IP讲好中国故事、用科技提升运营效率、用服务创造情绪溢价,谁就能穿越周期。

  成都东方正火文化传媒董事长马建强分享了运营“东郊记忆”项目的“出圈”经验。“东郊记忆”注重情绪表达,坚持“内容为王”,通过保留城市记忆、重构多元业态、将旧厂区变为吸引全年龄段市民和游客的文化休闲新地标。

  “现在的商业一定是垂直的,要精细化的,是精准客群的商业。”月星集团副总裁陈震分享了环球港运营的成功经验。他表示,关键在于认清自身定位,环球港坚持“接地气、烟火气”的运营理念,大力发展“文旅娱体展教购”融合模式。

  北京联合大学中国旅游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曾博伟提醒业界要关注宏观亮眼数据与微观企业感受之间的“温差”,避免“幸存者偏差”造成的误解与误导。呼吁搜集整理有价值的行业中观数据,真实反映企业利润率、投资回报等状况,为政策制定与投资决策提供有效参考。

  压轴论坛聚焦未来休闲教育与人才培养,由华东师大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杨勇主持。

  复旦大学旅游学系特聘教授张朝枝表示,当前旅游教育体系与产业发展需求并不匹配,存在课程大纲陈旧、课程与跨学科改革面临壁垒等问题。

  浙江大学休闲学与艺术哲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林玮提醒,在算法支配的时代,教育更应引导学生关注“身心灵”的真正放松,而非沉迷屏幕的“休闲”。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魏敏认为文旅要想吸引高质量群体,还需培养同时具备创意、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上海师范大学休闲与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毛润泽认为,未来休闲人才的核心素养应包括创造力、共情力和生态观。

  论坛最后,嘉宾们对华东师范大学休闲文旅产业研究院寄予殷切期望,希望研究院早日将学科做强做大,通过凝聚行业力量为休闲产业学科赋能。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