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以下简称“两新”)政策,在稳投资、扩消费、促转型、惠民生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要在对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认真总结评估的基础上,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实施机制,更好发挥对扩大内需的推动作用。
在“两新”政策落地见效的过程中,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主力军,其作用不可或缺。接下来更需主动作为,为“两新”工作注入持续且强劲的金融动能。
随着“两新”工作向更深层次推进,市场需求将更加多元复杂,银行的支持力度也需进一步提升。从信贷结构来看,银行需提升投研能力,精准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与重点领域需求,让信贷投放与经济结构优化同频共振。当前部分中小企业仍面临抵押不足、融资难的问题,银行需突破传统信贷思维,基于企业经营数据、技术实力开发更多服务“两新”的信用贷款产品,同时将服务触角延伸至农村市场,针对农村家电、农机具以旧换新需求设计专属金融方案,助力城乡消费协同升级。
银企银政联动的深度,直接影响金融支持的精准度。银行应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深入了解地方产业发展规划,协助政府筛选优质项目,确保资金流向真正有需求、有潜力的领域。同时,要进一步创新“贷+债+股”等全口径融资模式,为“两新”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避免单一信贷模式带来的局限性。
此外,风险防控是金融支持的底线,银行需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加强贷款资金流向监控,提前应对市场波动可能带来的风险。一方面,可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对“两新”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市场前景进行评估,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另一方面,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贷款资金全流程追踪,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同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当市场出现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产品需求骤减等情况时,及时与企业沟通,调整还款计划或提供增信支持,在支持“两新”工作与保障金融资产安全之间找到平衡。
“两新”是一项长期工程,关乎经济转型升级与民生福祉改善。银行作为重要参与者,既要总结现有经验,巩固已有成效,更要立足新需求、探索新路径,不断优化金融服务模式,提升支持质效。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金融对扩大内需的推动作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