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游新闻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获悉,重庆首单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成功落地。该项目首期发行规模为7400万元,产品优先级票面利率低至1.96%,创下同类型产品全国历史新低。
长期以来,拥有大量知识产权但缺乏传统抵押物的科创企业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为了打通知识产权转化为企业效益的“最后一公里”,浙商银行重庆分行创新思路,联合政府部门、专业评估机构、信托、律所、券商等多方力量,打造了一套高效协作、风险可控的解决方案,有效解决了企业筛选困难、企业体验感不佳及项目对客户吸引力不足等问题。
针对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门槛高,难筛选合适企业的问题,政府部门推荐优质企业名单,银行再通过建立“知识产权质量要高、经营健康度要高、发展潜力要高”三维评估标准,引入知识产权专业评估机构快速评选出符合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要求的企业。
针对多方协作低效、企业体验不佳的问题,银行、信托、律所、证券等机构整合需求,形成所需提供的资料清单,企业仅需一次性提交。同时,相关机构设立联合工作组,定期召开线上联席会议,为企业解疑答惑,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
针对投资者看不懂知识产权、ABS项目对投资者吸引力不足的问题,浙商银行重庆分行给予企业最高3000万元信用贷款授信。同时,向信托计划开立融资性保函并基于银行的信用评级为信托计划提供增信支持,显著降低了发行成本,提高了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在此基础上,由政府对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工作、完成以知识产权为基础资产公开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企业,按照融资额的一定比例给予资助,助其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
“华鑫-鑫欣重庆两江新区1期知识产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的成功发行,实现了重庆市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零”的突破,也为广大中小科技型企业的专利成果更好链接资本市场、拓展融资渠道、降低经营成本提供了“样本”,助力企业快速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