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一场),重庆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高健介绍了“十四五”期间重庆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取得的系列新成效,从城市发展到民生改善,用翔实的数据解读重庆发展的“民生温度”与“奋进速度”。
据高健介绍,2021—2024年重庆经济年均增长5.7%,成为中西部首个经济总量超3万亿元的城市,人均GDP突破10万元。《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战略任务全面落地,主要指标中经济增长、居民收入等进展符合预期,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人均预期寿命等13项指标进展超过预期。
高健表示,这五年,重庆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2024年规上工业营收达2.8万亿元,服务业增加值达1.8万亿元,笔记本电脑产量连续11年居全球第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量从2020年的4.3万辆增长至2024年的95.3万辆,中铝西南铝研制的高性能铝合金材料成功应用于C919大飞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和从业人员均实现翻番,“制造强市”成为重庆响亮名片。同时,重庆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6万亿元,全国城市排名跃升至第2位。
在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方面,重庆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由344公里提升至582公里,璧山、江津实现与中心城区半小时便捷通勤。渝东北、渝东南相继迈入高铁时代,黔江一小时可达中心城区,结束了城口县无高速的历史,实现了“县县通”高速。
高健称,这五年,重庆努力扩大高水平开放,加快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滚动实施了290余项“三个一批”重点改革项目,全面完成国企、园区开发区、政企分离改革和国有资产盘活突破,首个一级央企总部在渝成立,实现零的突破,民营经济增加值达2万亿元,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动力全面迸发。
同时,重庆积极拓展对外开放大通道。中欧班列(成渝)开行数居全国第一,西部陆海新通道通达127个国家及地区的574个港口。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建成投用,成为中西部首个拥有4条跑道的机场。开通重庆港至宁波舟山港万吨级轮船江海直达航线,“千里轻舟”推动重庆航运迈入“公交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