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记者谭砚文广州报道
8月30日,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迎来倒计时100天。8月29日,“奋进100天湾区共逐梦”全国残特奥会倒计时100天新闻发布会举行。南方财经记者了解到,赛时,广东省将推出“粤辅通”无障碍助残程序,将无障碍信息查询、远程视频协助、手语翻译、辅具服务等功能集成在一个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更好服务赛事场景。
科技助残是本届残特奥会的一大亮点。残特奥会广东赛区执委会副主任、广东省残联理事长陈学军介绍,本届残特奥会是科技助残成果的集中展示舞台,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落实辅助器具产业发展措施,整合广东科创资源,借赛事平台推动科技助残工作跨越式提升;二是广泛发动企业参与,如深圳自行车赛期间,联合38家科技企业,精选108项优质产品应用于赛事服务与管理全过程;三是形成体系和规模,实现赛场、项目、城市 “三个全覆盖”,精准服务赛事需求、适配不同残障类别运动员,以深圳为代表辐射粤港澳区域,展现产业实力与应用广度,推动康复辅助器具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充分展现科技助残亮点的同时,本届残特奥会将统筹推进产业赋能。残特奥会广东赛区执委会高科技专班副主任、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夏奇峰表示,一方面,以政策引领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科技赋能。今年3月,高科技专班牵头单位省科技厅联合省残疾人联合会等21个单位,印发《关于支持康复辅助器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省科技厅牵头推进“康复辅助器具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先进技术系统集成及传统工艺优化升级”重点任务,以“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赋能,为任务落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2024年,省科技厅已支持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开展“偏瘫患者助行机器人”“中医诊疗康复设备”等项目,促进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融合。同时布局广东省康复医学、老年疾病等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提升肌骨、神经疾患康复诊疗水平,为残疾人提供精准服务。
另一方面,推动科技助残成果落地赛事,实现推动轮椅、康复设备、导盲类三大品类突破。轮椅类中,广东轮椅、助行器国内市占率50%-60%、出口占70%(佛山产能占30%),佛山东方医疗的智能轮椅(可无人驾驶、爬楼梯)、脑控轮椅(靠脑电信号辅助)已应用于本届残特奥轮椅篮球赛事,爬楼梯轮椅还开放观众体验;康复设备类形成“千亿级辅具+百亿级服务”格局,规上企业超1.1万家,广州一康医疗外骨骼机器人助力运动员训练且远销100多国,AI调脊机器人、冷热敷恢复仪为赛事运动员提供个性化康复辅助。导盲类中,六足导盲机器狗凭激光雷达引导视障运动员往返赛事区域,解决行动难题。
夏奇峰透露,下一步将持续布局康复诊疗相关基础研究,加强技术攻关与平台建设,进一步支撑残疾人事业创新发展。
南方财经记者了解到,为更好服务残特奥会赛事场景,线上无障碍保障服务平台“粤辅通”即将推出。
广州华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喻勇接受南方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赛事期间,广东承办残特奥会,对无障碍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无障碍服务存在专业要求高、时间紧迫、需求点分散等难题,广东创新打造“粤辅通”,首次将无障碍信息查询、远程视频协助、手语翻译、辅具服务等功能集成在一个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形成“查询—协助—翻译—服务—保障”全链条。
“‘粤辅通’的推出不仅是解决了残特奥会的无障碍保障问题,也为今后无障碍环境建设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数字化资产。”喻勇表示,平台积累的数据和资源将拓展至更多公共服务领域,如城市出行、医疗就诊、文化旅游、政务服务等。平台不仅提升了赛事保障能力,更推动了社会对无障碍理念的普遍认同,让“无障碍”从特殊照顾转变为普遍权益,促进残障人士更好地融入社会,体现社会的温度与文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