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大力支持下,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市场快速扩容,产品数量与类型持续丰富,与此同时,产品业绩表现已初现分化,不同保险机构的投资管理与风险控制能力正在经历市场检验。随着各险企“大养老”战略深入推进,具备综合生态构建能力的险企有望在养老金融新格局中占据先机。
保险产品快速扩容
业内人士指出,保险产品,特别是养老保险和年金保险,为老年人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和风险保障。这类产品通过长期积累和风险分摊机制,为投保人提供养老金终身领取、身故保障等功能,是养老金融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作为四大类产品之一的保险,与储蓄、基金、理财产品共同构成个人养老金产品的完整矩阵。根据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公示信息显示,截至2025年8月末,四大类产品中储蓄产品数量占比约41%、保险产品约29%、基金产品约27%、理财产品约3%。
目前,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大体可分为三类,其一为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以养老风险保障和资金管理为核心,收益模式遵循“保底+浮动”,强调稳健与低门槛特性;其二为年金保险产品,是投保人按期缴费后,保险公司以被保险人生存为条件,定期如按年或月给付保险金的生存保险;其三为两全保险产品,是兼具“生存金领取”与“身故保障”双重功能的产品。
济安金信养老金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在售的134只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中,专属养老保险产品13只,数量与上季度持平;年金保险产品80只,较上季度增加27只;两全保险产品41只,较上季度增加14只。从产品数量增幅来看,保险产品超过储蓄、基金、理财等产品。
目前,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发行市场呈现明显的梯队分化与头部集中情况,保险产品多由大型头部机构主导,专属养老保险呈现“高结算利率、低保证收益”特征。华源证券研报统计数据显示,28家保险机构以头部机构主导,截至2025年5月底,中国人寿以23款产品位居榜首,传统大型险企和专业机构共同占据市场核心份额。专业养老险公司表现突出,国民养老共有18款产品、太平养老12款、泰康养老10款,显示出专业养老险公司在养老金融领域的深耕态势。此外,银行系与中小机构分化显著,银行系险企中,农银人寿共有12款产品、工银安盛11款表现较好,交银人寿6款产品表现相对有限。在尾部机构中,5家险企仅发行1款产品。
“整体而言,兼具风险分散与收益弹性的产品(分红型+万能型,合计48款,占比超三成)已成为市场主流趋势,反映出保险公司为应对利率环境及满足差异化养老需求而进行的策略布局。”华源证券在研报中表示。
由于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正处于稳步开局阶段,各产品业绩表现尚未完全展露,但从每年开年披露上年度产品结算利率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业绩来看,各家表现已出现分化。
业内分析认为,当前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市场呈现“高结算、低保证、风险溢价显著”的特点。部分头部机构产品凭借专业投资能力在2024年实现超4%的收益率。
“大养老”战略考验险企综合能力
近年来,在政策引领下,“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中作为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制度和各类商业养老金融业务正快速扩容。与此同时,有业内分析指出,随着各险企纷纷推进“大养老”战略,具备生态构建综合能力的险企或将脱颖而出。
2025年4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税延养老保险普通账户不再单独计算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而是与其他保险产品普通账户合并计算。“这一调整将优化保险资金配置效率,提升保险机构养老投资灵活性,为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
今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文件提出19项重点举措,明确鼓励金融机构研发具有长期限、收益稳定的个人养老金专属产品,推动养老财富储备与稳健增值,并加快商业保险年金产品创新,完善保障体系,助力构建多层次养老金融供给体系。
目前,保险及保险资管机构纷纷加大养老产品布局,力求形成养老产品、服务、产业的完整链条。“保险资管因其资金久期长、规模稳定的特性,成为银发经济的核心参与者,通过三大路径赋能:在养老金金融领域,优化基本养老保险投资、拓展企业年金市场化运作,并创新个人养老金产品;在养老服务金融领域,开发以房养老、老年消费分期等场景化工具;在产业金融领域,布局养老社区REITs和智慧养老科技投资,形成资金与服务的闭环。”中信建投证券政策研究首席分析师胡玉玮团队指出。
中信建投研报认为,未来保险机构尤其是保险资管机构需从单一资金提供者转向生态构建者,分阶段推进战略转型:短期完善养老金产品矩阵,中期培育另类资产投资与数字化能力,长期构建“保险+”生态联盟。通过整合支付端与服务端资源,形成覆盖养老规划、健康管理、产业投资的完整价值链,实现社会效益与商业价值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