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9 19:24:30 股吧网页版
1厘米切口治好复杂脊柱疾病 上海医生自研技术从中国走向世界
来源:上观新闻

  “与传统开放手术、切口约20厘米相比,通过新技术,切口可以控制在1厘米左右。”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骨科脊柱微创中心贺石生教授介绍,这项新技术便是中国自主原创、国际领先的 UBD(单孔双通道双介质脊柱内镜)技术。

  作为该技术的发明者,贺石生团队历经10年研究,累计40项专利,UBD技术革新了脊柱外科的治疗范式。对于复杂脊柱疾病患者而言,新技术的到来让患者最大化获益。

  小创口解决大问题

  近日,一位来自海南的43岁男性患者来东方医院就诊,其出现持续4个月的腰腿疼痛、行走困难。

  据患者描述,最初仅表现为活动后酸痛,逐渐加重至步行数十米即需停下,甚至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当地多家医院检查结果显示为“高位腰椎间盘突出钙化伴严重椎管狭窄”,病情复杂危险,若不及时干预,一旦加重随时可能导致瘫痪。

  由于手术难度极大,风险很高,很多医院都建议采取“大切口、椎板切除”的传统手术方式。患者了解到贺石生教授发明的UBD脊柱内镜技术,采用微创技术治疗复杂脊柱疾病,不用“开大刀”,于是患者专门从海南来到上海,找到贺石生团队。

  患者入院后,腰椎MRI结果提示:L2-3椎间盘突出,明显钙化,硬膜囊及马尾神经根严重受压,椎管狭窄严重。面对复杂病情,经过多学科讨论,贺石生教授团队决定采用UBD技术实施手术。

  与传统手术相比,UBD技术只需1厘米左右的小切口,通过双通道建立,一条通道提供高清可视化视野,另一条通道精准进入病灶区域操作。在毫米级的手术空间内,医生们顺利避开重要神经和血管,清除了压迫硬膜囊及马尾神经根的突出钙化椎间盘组织。

  整个手术约1小时,出血量小于50毫升,切口1厘米,与开放手术需要的20厘米切口,大量的出血相比,最大程度避免了对肌肉和骨骼结构的破坏,显著减少了出血。手术后,患者恢复顺利,当天即可自主下床。

  从学习到引领

  为了将内镜微创最新技术顺利用于复杂脊柱疾病的治疗,贺石生团队聚焦脊柱外科最前沿的热点和难点,历经10年研发创新和实践,累计申报获批专利多达40项,最终才发明了UBD脊柱内镜技术。

  据了解,单孔双通道双介质脊柱内镜技术(UBD),是与MED、椎间孔镜、UBE完全不同的技术,是一种全新的脊柱内镜理念和技术,极大提高了手术效率和安全性。该技术应用场景广泛,是现有脊柱内镜技术的发展和延伸。

  近10年来,中国的微创脊柱外科技术迎来了从“引进国外经验”到迈向“自主创新”的高速发展阶段,贺石生原创的单孔双通道双介质脊柱内镜/V形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D/VBE)成为世界脊柱内镜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完成了“从学习到引领”的蜕变。

  目前,UBD脊柱内镜技术已在国内众多医院开展,同时在日本和泰国曼谷建立了国际UBD脊柱内镜培训中心,吸引了来自俄罗斯、日本、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脊柱外科医生参观学习。

  作为UBD/VBE技术的发明人,贺石生还成立了14个国家和地区的UBD/VBE国际研究组织,这项来自中国上海的“东方方案”正在国内和国际快速推广应用。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