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9 10:56:39 股吧网页版
2025成都车展观察:自主车“霸屏”,顶豪车“缺席”
来源:广州日报新花城

  2025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于8月29日如约举办。今年车展,新能源品牌展区面积较去年扩大40%,创下历史新高。鸿蒙智行、理想、蔚来等品牌扩大了展台规模,小米汽车首次参展拿下近1000平方米的展位;比亚迪、奇瑞、长安三家自主车企则“包馆”集结。

  自主品牌越来越强,甚至正挑起车展的“大梁”。但与往年相比,今年成都车展一个显著变化是缺席品牌众多,且其中多为外资品牌。

  豪车馆不复存在,自主品牌挑大梁

  从参展成色来看,以成都车展为代表的区域性车展,不复往日的热闹,尤其是在诸多外资品牌的缺席下。据不完全统计,超过25家车企不再参展——往年豪车扎堆的豪车馆已不复存在。今年,保时捷、宾利、兰博基尼、劳斯莱斯等超豪华品牌集体不见踪影;二线豪华品牌中,雷克萨斯、捷尼赛思和捷豹路虎等也未参展。此外,东风本田、起亚、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雪佛兰等合资品牌同样缺席。

  外资品牌与豪华车大规模缺席成都车展的背后,反映的是近年传统外资车,尤其是传统豪华车的式微。从市场数据来看,我国超豪华车的进口量从2023年开始持续下滑,2024年加速下滑,2025年上半年仍保持较强下滑趋势。以保时捷为例,2025年1-7月在华销量为21,302辆,同比下降28%,占其全球市场总销量的14.5%,相比巅峰时期30%的占比跌去近半。玛莎拉蒂的情况更为严峻,去年在华销量只有1,209辆,同比下滑58%,且今年1-5月仅售384辆。BBA等一线豪华品牌日子也差不多,今年7月份,奔驰销量同比下滑37.2%,宝马下滑21.7%,奥迪下滑26.6%。

  这些外资品牌选择在成都车展“低调行事”,预示着中国车市新变化。自主品牌的市场地位不断提升,未来车市竞争将更多围绕自主品牌之间以及自主品牌与少数仍具竞争力的外资品牌之间展开。同时,外资品牌的变革仍在持续,在未有具竞争力的创新产品和技术推出时,宁愿选择缺席车展。

  不过豪华品牌本届不乏新车亮相:沃尔沃就高调抢闸在成都车展开幕前发布了全球车型XC70;梅赛德斯-奔驰推出全新AMGCLE534MATIC+敞篷轿跑车,同时带来全新纯电CLA;宝马的BMWM3E46GTR官方复刻涂装版首次亮相国内车展;一汽奥迪携27款明星车型登场,一汽奥迪Q6Le-tron家族、一汽奥迪A5L迎来正式上市发布后的首次亮相,PPE豪华纯电平台与PPC豪华燃油平台也迎来车展首秀。

  概念车不见踪影,更务实的量产车唱主角

  往届数年车展,最为观众津津乐道的是拥有独特设计、前瞻性技术的概念车。如今车展,“概念车”这个“概念”似乎也成为过去式,尤其是在以销售为主要目的的成都车展上。

  今年成都车展的显著变化是概念车几乎难见踪影,创新技术展示的热度也有所降低,参展车型更多集中在量产车上。业内人士指出,这显示车企更加务实,将更多精力放在能够快速推向市场、满足市场需求、带来实际收益的产品上。

  从新车发布情况来看,众多车企在2025成都车展开幕前展现出强劲的竞争态势。据不完全统计,在车展前一周,多家车企选址在成都发布新车或新技术,8月25日,鸿蒙智能行“四界”带来5款重磅新车;8月27日,沃尔沃全球车型XC70首发;长城全新Hi4技术与坦克500上市;8月28日,岚图全新知音上市……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全面迈入智能化竞争新阶段。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日前透露,我国在智能驾驶技术应用方面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突破50%,位居世界第一。随着智能驾驶商业化迎来关键拐点,行业正从“技术验证”加速转向“场景落地”。

  在这一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车展的功能也在被重新定义——它不再仅是产品展示的窗口,更成为技术验证和商业化推广的关键平台。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