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9 06:14:20 股吧网页版
守好和美乡村建设的水脉
来源:经济日报

  治水工作,不仅关乎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更是和美乡村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具有多重价值,包括恢复水系连通性、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的生态价值,重塑亲水文化、延续乡土文明脉络的文化价值,以及赋能产业升级,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通道的发展价值。

  农村黑臭水体的成因多样复杂,治理难度较大。近年来,各地围绕“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长效管护”的技术路线,通过政策引导、资金保障、机制创新等多措并举,推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从“点上突破”向“全域覆盖”延伸,从“短期达标”向“长治久清”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为实现农村黑臭水体清零目标,重庆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中大胆实践、开拓创新,初步探索出一条西部地区农村黑臭水体整治的实践路径。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建立高效协同推进机制。市、区县、乡镇三级分别成立工作专班,开展专项行动,构建起“高位推动、上下联动、横向协同、合力攻坚、闭环治理”的工作格局。二是突出因地制宜,科技赋能破解污染难题。通过“污水管网+处理设施”组合模式实现源头管控。在控源基础上,针对不同污染原因,分类施策构建差异化治理模式。三是坚持长效导向,迭代创新构建制度闭环。通过政策引导,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完善政策和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推动地方建立水体运维管护一体化制度;在治理中同步落实“河长制”“村民监督员”等机制,确保治理后的水体长期保持稳定达标。“建管并重”的治理思路既有效避免“治理—反弹—再治理”的恶性循环,又将治理后的水体与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结合,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绝非单纯的环境问题,而是关乎乡村文明重塑的系统工程。当前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基础体系的构建,本质上是通过政策明确“干什么、怎么干”,通过资金保障“干得成、干得好”,通过绩效评价“干得值、可持续”。实践过程中,各地需进一步强化政策的差异化指导,探索社会资本参与路径,并深化“资金—项目—效益”的动态联动机制,让财政资金真正成为推动农村水环境持续改善的“源头活水”。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随着治理工作向纵深推进,需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完善市场化机制、探索共治共享模式。唯有久久为功,方能让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景永驻乡村,为子孙后代守护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家园。这既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庄严承诺,更是对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坚定回应。

  (作者系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