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记者留意到,前期因“反内卷”行情大涨的焦煤、多晶硅等商品期货品种,除碳酸锂矿山停产,焦炭持续去库存,现货提涨外,多数品种在8月的期货价格均有所回落,幅度在1%~12%之间。机构提醒,短期内市场多空博弈激烈,大宗商品价格指数或区间震荡,涨跌反复运行。
近期环比下降商品集中在化工和钢铁
据大宗商品数据监测,8月27日大宗商品价格涨跌榜中环比下降的商品共62种,集中在化工(共29种)和钢铁(共11种),较环比上升商品多出23种。
东证期货广州营业部数据显示,截至8月27日收盘,玻璃9月、氧化铝10月、硅铁11月、锰硅11月、螺纹钢10月等主力合约,经历7月快速反弹后,在8月回调中跌幅居前。其中,玻璃9月跌幅达12%。
记者还注意到,在7月至8月期间,大宗商品价格如过山车。焦煤期货在7月累计涨幅达49.44%,但单日最大跌幅超11%。多晶硅期货价格在7月一度涨幅超70%,但振幅超过35%。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曾在20个交易日内振幅超过40%。

“反内卷”提升商品估值,未来价格预期更谨慎
分析认为,整体而言,“反内卷”下的大宗商品市场短期会出现企业分化、产能收缩以及价格波动现象,长期则能优化供需格局。东证期货表示,“反内卷”提升了商品的估值,市场对于高库存,供需结构有待改善的品种,对未来的价格预期更加谨慎。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展望2025年第三季度,预计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将回归基本面驱动。工业金属、原油等品种或阶段性趋弱,煤炭、钢铁供需格局则有望修复。流动性宽松预期、供给约束以及低库存效应下,贵金属和工业金属价格或将维持高位震荡。“反内卷”主题下钢铁行情上行动能预计强化,锂、硅等前期超跌产品或实现触底反弹。
在政策预期与资金博弈下,当前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已处于历史相对高位,震荡加剧的可能性较大。建议投资者保持审慎态度。可采用对冲策略,通过期货期权等工具管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