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9 00:41:40 股吧网页版
新里程碑!融通基金:打磨更高纯度的ESG投资
来源:券商中国

  8月26日,我国公募ESG历史上的一个小小里程碑诞生了。

  这一天,融通中证诚通央企ESG ETF联接基金成立,发行规模达9.6亿元。颇为亮眼的发行数据,让该产品一举成为我国公募史上首发规模最大的场外ESG主题指数产品(数据来源:Wind,截至发稿日)。

  许久未曾身处聚光灯下的ESG,也因此重回大众视野。

  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任何一种对存在的理解,都必须以时间为其视野。”ESG的崛起,正是对这一哲思的生动诠释。二十年前,ESG对绝大多数企业和投资者而言,尚是一个遥远而冷僻的术语;二十年后,它已逐渐蜕变为资本话语体系中难以撼动的价值锚点。碳中和转型、循环经济、数据安全、性别平等、员工福祉、公司治理——这些曾经孤立的议题,正以或柔软或铿锵的姿态,汇聚成不可逆转的洪流,展现出重塑全球资本市场的磅礴之力。

  近年来ESG投资规模的增长无疑印证了这一市场的价值与潜力,截至今年6月末,全球ESG基金市场总规模已超过3.5万亿美元关口。根据彭博社发布的《2024年全球ESG展望报告》,预计到2030年,全球ESG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0万亿美元。

  在国内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过程中,ESG投资理念也逐渐得到国内主流投资机构的认可。其中,融通基金就是践行ESG投资的代表机构之一。在如何打造更高纯度、且同时具备高盈利、低估值、高分红等特征的ESG投资层面,该公司通过融通中证诚通央企ESG ETF及联接基金,探索出了自身的独特样本。

  初心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人权运动、环保运动和反种族隔离运动风起云涌,影响波及资产管理行业。投资者开始意识到,商业道德不应被忽视,而应成为投资决策中的重要考量,ESG理念至此开始萌芽。

  2004年,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安南邀请全球50家大型金融机构首席执行官参加会议,倡议将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和治理因素纳入投融资决策中,这也是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首次完整提出ESG理念。

  在我国,国务院国资委也早在2007年就印发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要求中央企业认真落实社会责任。此后十八年的时间里,国资委针对中央企业践行社会责任和披露ESG报告不断提出新要求,在制度设计、管理架构和披露体系等方面也逐步趋于成熟。

  从萌发伦理新芽到快速发展,再到如今的政策协同与全球共治重塑发展格局,一段跨越半个世纪的理念进化,让人类在一次次危机敲响的警钟中,重新校准与自然、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资本也在浪潮翻涌间,以更冷峻的目光审视每一只带有道德缺陷的股票所留下的短视、急功近利的遗痕。

  A股的启示亦如刀刻斧凿般清晰:上峰水泥因重大环境污染遭罚、*ST鹏博十年造假终被撕下面具、云南白药爆发窝案、东方时尚涉嫌操纵市场、思尔芯欺诈发行、獐子岛“旅行扇贝”沦为笑谈、麦趣尔违规添加引发信任崩塌……投资者和企业亦愈发意识到:ESG从不只是一种评估体系,它是一场关于生存的哲学。资本向善,从来不是一句道德口号,而是价值创造的底层逻辑。

  判断一家上市公司能否穿越周期,不能只看财报上的数字,更要看它治理的透明度、可持续发展的韧性与社会责任践行的厚度。说到底,是看企业的品格,看管理者的价值观。

  机会

  作为一种前沿的投资理念,ESG投资已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开花结果。ESG导向的融资工具持续创新,绿色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等细分品种不断丰富,挂钩ESG相关指数的权益类基金产品也愈发丰富。

  在这场商业革命转型中,最敏锐的舵手——公募基金已斩获颇丰,据浙商证券数据,截至2025年6月底,全球ESG基金的市场总规模已超过3.5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5.23万亿元),相比于2025年一季度末的3.2万亿美元增长了约10%。

  另有国信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全球股票型ESG基金规模达1.8万亿美元,较2004年增长超过10倍,被动式指数ESG基金占比持续提升。

  我国ESG虽然起步较晚,但政策的强势推动,让我国ESG发展正向着快车道迈进。随着国资委、证监会、交易所等相关部委持续推动国资央企和上市公司的ESG建设,ESG指标在企业中的普及程度已有所提高。A股上市公司的ESG报告披露率逐年上升。根据Wind最新数据,2024年度已有约46%的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ESG报告,央企表现尤为突出,ESG报告披露率接近100%。

  在公募基金市场,部分基金公司也有相应产品。从业绩表现看,ESG投资早已超越“主题概念”,展现出真实的超额收益能力。银河证券研究表明,截至今年6月,股息ESG整合策略年化平均收益率高达35%,显著跑赢传统股息策略基准;央国企ESG筛选策略成立以来的累计收益率亦有76%,年化平均收益率为26%。

  更高纯度的ESG投资

  猎猎风起,ESG已站在时代路口。某种意义上,它正在重新定义资本之于文明的意义。

  在国内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过程中,倡导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ESG投资理念,已逐渐得到国内主流投资机构的认可。在这场重塑资本逻辑的浪潮中,融通基金成为了主动践行ESG投资的代表机构之一。

  2023年,融通基金支持中国诚通集团编制中证诚通央企ESG指数。

  与传统指数不一样,中证诚通央企ESG指数的一大创新是,它并未使用传统市值加权方式,而是采用ESG得分排序加权法,创新性地将ESG和央企相结合,从国务院国资委下属央企上市公司中,优先选取中证ESG评价体系(环境、社会、治理三个维度)综合评分最高的50家央企上市公司作为样本。

  这种编制方法的结果显而易见:中证诚通央企ESG指数得以最大化提升指数的ESG得分和权重占比,“ESG纯度”显著提升也体现出央企与ESG属性天然契合的战略优势:治理结构规范、环境披露完善、社会责任履行系统化。

  在行业配置上,中证诚通央企ESG指数既聚焦“大国重器”——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电子、通信等国家战略行业,也纳入创新成长型小市值企业,使得指数在体现国家战略重点的同时又兼顾市场潜力。

  此外,中证诚通央企ESG指数编制使用的是中证ESG的评价体系,而中证ESG体系设置了临时调整机制和一票否决机制,对存在严重负面事件的公司实行一票否决制,这也能够对风险事件进行及时管控。

  2024年11月25日,融通基金发行成立融通中证诚通央企ESG ETF,首发募集资金8.76亿元。

  2025年8月26日,融通中证诚通央企ESG ETF联接基金正式成立,发行规模为9.6亿元,为我国公募行业历史上首发规模最大的场外ESG主题指数产品。

  融通中证诚通央企ESG ETF及其联接基金的面世, 充分彰显了融通近在指数编制、产品创新和体系化投研方面的综合实力,也为构建“1+N”ESG 主题产品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后续,融通基金将不断丰富国资央企ESG主题产品,积极支持国资央企社会责任投资,形成“责任投资-价值创造-社会进步”的闭环生态,最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为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从发行到未来的精细化管理运作,乃至更长远的布局,一场更高标准的价值发现之旅,才刚刚开始。

  央企公募的新棋局

  在指数业务层面,除了中证诚通央企ESG指数,融通基金还支持中国诚通集团编制并发布中证诚通央企红利指数、中证诚通央企科技创新指数、中证诚通国企战略新兴产业指数,凸显资产管理服务结构调整的鲜明主线。截至目前,融通基金已成功发行融通中证诚通央企科技创新ETF及联接基金、融通中证诚通央企红利ETF及联接基金、融通中证诚通央企ESG ETF及联接基金等国央企主题基金。

  这是融通基金主动融入中国诚通集团资本运营大局的一项有力举措。

  回顾2022年,21岁的融通基金迎来了命运的重大转折点。这一年的3月,证监会核准中国诚通集团成为融通基金的实际控制人。正式并入中国诚通集团后,融通基金重新审视公司的未来战略定位和发展,思考如何才能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最终,融通基金提出了打造“红色基因”央企特色基金公司的口号。

  变化,在这一刻开始发生。一系列不易被市场“看见”的顶层设计陆续更新。该公司不仅提出“建设成为具有国有资本运营特色的一流基金管理公司”的企业愿景,还确立了服务国有资本运营和居民财富管理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构建了国内业务和国际业务“两翼齐飞”的业务格局。同时,新的发展理念、完善的治理体系、科学的决策程序等一一确立。

  新的图景里有新的节奏。据统计,去年下半年以来,融通基金新基金发行显著提速,近一年共成立16只公募产品,募集总规模超122亿元,发行数量和规模均创公司历史新高。

  短短三年时间,这家公司已然打开新的局面,在大时代的变奏曲里实现了资产管理规模的大幅增长。截至2025年6月末,融通基金资产管理规模比并入中国诚通集团前增长了1079亿元。公司也初步形成了涵盖主题ETF、债券基金、主动权益基金等国央企多元产品矩阵,产品体系更加完善,业务特色更加突出。

  投研进化

  投研层面的进化,往往难以被快速察觉,更难被复制,它用最深入肌理的方式,融入到一家基金公司的血肉中。

  作为基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投研能力的提升,在融通基金建设具有国有资本运营特色的一流基金管理公司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融通基金在并入中国诚通集团成为央企公募后,愈发重视投研能力建设的根本原因。

  2024年10月,商小虎正式担任融通基金总经理。他拥有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国际金融机构复合背景,具有23年境内外资本市场投研经验,曾担任券商资管副总经理、融通基金投资总监兼基金经理。

  作为“投研系”总经理,商小虎持续强化“平台型、团队制、一体化、多策略”的投研体系建设:投研部门负责人参与组建大类资产配置投资委员会,通过每季度决策来确定公司的战略资产配置中枢;同时,资深基金经理及研究员组建大类资产配置小组,每周定期交流市场观点,形成大类资产配置周报,全公司共享研究成果。

  融通基金权益投资始于2002年,24年历经多轮市场周期淬炼,坚持“自主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的人才建设路径,已建立起一支优势互补、梯队有序、传承有序的投研团队,并形成了“传帮带”的工作氛围。自主培养的基金经理万民远、关山、刘安坤、何龙、李进、李文海等,以及外部引进的基金经理程越楷、石础、闵文强、何奇峰等,他们在医药、消费、TMT等行业或主题都涌现出代表性基金,融通基金的中生代基金经理逐渐崛起,为公司权益投资不断注入新生动力。

  基于在投研层面的种种进化,融通基金迎来了属于自身的“万物更新”时刻,公司主动股票和固收投资管理能力均有不错表现。国泰海通基金研究中心7月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融通基金近3年权益超额收益在行业排名第48位,居前30%分位;固收超额收益在行业排名第35位,居前25%分位。

  另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7月4日发布的数据,截至6月30日,融通基金近一年旗下14只基金位居同类产品前25%。以融通产业趋势臻选为例,该产品近一年业绩回报为39.60%,在344只标准股票型基金(A类)中位居第15名;融通岁岁添利过去一年的收益为6.41%(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1.53%),在158只定开普通债券型基金(可投可转债,A类)位居第10位。

  指数与量化业务的发展也不遑多让。近年来,融通基金指数与量化团队深耕指数增强和主动量化投资,完善数据来源、因子体系、量化策略模型、风险模型,建立系统化、共享化的量化投资平台,并将大模型和高频数据逐步融入平台中,提升投资的灵活性和扩展性,针对不同基准和风险收益目标的基金设定相适应的投资策略。种种努力下,融通基金被动产品也取得不俗业绩。以融通创业板指数为例,过去一年业绩回报为29.58%,明显跑赢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26.80%。

  此外,融通基金全球投资也取得了突破。今年1月,融通核心价值增聘了基金经理程越楷,截至今年7月底,融通核心价值(QDII)年内收益率为26.53%,大幅跑赢同期16.37%的业绩比较基准。

  融通基金的发展目标,远不止于当下。这家公司从长期主义着手,一切行动朝着有利于持有人长期投资价值的方向走。背靠央企,融通基金要做资本市场上的‘常青树’,追求基业长青。

  备注:基金净值与业绩已经托管行复核。

  融通产业趋势臻选成立于2020年8月17日。2020-2024年业绩分别为0.05%、17.06%、-17.75%、-7.41%、23.71%,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9.85%、-5.71%、-18.32%、-10.01%、14.32%。

  融通岁岁添利2020 年 - 2024 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分别为 -4.06%、10.73%、4.95%、7.05%、5.36% ,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分别为1.53%、1.52%、1.52%、1.52%、1.53% 。

  融通创业板指数增强AB成立于2012年4月6日,2020-2024年的业绩分别为64.56%、8.78%、-28.20%、-20.35%、14.77%,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61.28%、11.60%、-27.99%、-18.46%、12.92%。

  融通核心价值混合(QDII)2020 - 2024 年业绩分别为 55.53%、-5.71%、-26.72%、-9.80%、8.84%,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 - 1.82%、-9.16%、-10.02%、-8.90%、14.33%。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来源:证券时报基金研究院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