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8月28日电(记者潘清)8月27日,由企业增长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以下简称“沙利文”)主办,头豹协办的2025第十九届沙利文全球增长、科创与领导力峰会暨第四届新投资大会在上海举办,大会以“智启新程·共塑全球增长极”为主题,邀请超200位海内外嘉宾,依托逾百场演讲和圆桌讨论,探讨新时代下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新市场、新赛道。
大会期间,沙利文联合头豹研究院发布《AI赋能千行百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在系统梳理全球与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格局的基础上,重点解析AI在金融、政务、医疗、教育、制造、零售、能源、电信等行业的应用路径和价值创造。
《白皮书》称,全球AI市场规模加速扩张,2024年市场规模约6157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突破2.6万亿美元。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融资总额超5900亿元,其中中、美占比高达92%。美国以资本集约化运作推动底层技术突破,中国依托场景驱动形成差异化路径。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领域成为最受关注的赛道,显示行业资本正从“技术验证”转向“商业闭环”。
《白皮书》认为,中国AI政策正从探索走向系统性赋能。国家层面将“人工智能+”行动列为战略核心,强调技术安全、应用场景和产业链协同。地方层面则聚焦教育、医疗、具身智能与算力建设。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2024年突破7000亿元,在政策、技术与应用三轮驱动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白皮书》称,AI赋能产业已进入体系化落地阶段,呈现“成熟行业深耕+新兴行业加速”双轨格局。其中,金融与政务率先实现全流程智能化、形成可复制的应用闭环;医疗与教育展现出高速成长潜力,分别以临床诊断、个性化学习为突破口快速扩张;制造与能源依托行业大模型和智能体实现流程再造与绿色转型,带来效率与可持续性的双重提升;零售、传媒与安防等消费和公共领域,则通过AIGC与视觉识别重构用户体验与治理。
“整体来看,数据可得性、流程标准化程度和ROI(投资回报率)可度量性决定了AI渗透的优先级,智能体的引入则加速了从单点试水到规模化复制的转变。”《白皮书》称,这一趋势标志着AI已从技术突破阶段迈向产业深耕阶段,正在系统性重塑千行百业的价值链与竞争格局。
沙利文全球合伙人兼大中华区董事长王昕博士表示,进入中国近30年来,沙利文服务于大量科创企业,自身也积极利用科技创新,如提出“AI+HI(人工智能+人类智能)”理念赋能传统行业升级转型。沙利文将持续助力中国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吸引全球了解并投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