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空间。
8月28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外公布。这份重磅文件明确了加快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和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仅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更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53.1%提高到2024年的67%,城镇人口增加到9.4亿人。
在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同时,我国城市发展也站上了新起点,面临着新的形势。当前,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
意见深刻把握我国城市工作“时与势”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明确了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
到2030年,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适应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度不断完善,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人居品质明显提升,绿色转型深入推进,安全基础有力夯实,文化魅力充分彰显,治理水平大幅提高;到2035年,现代化人民城市基本建成。
“7月份举行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为新时代新征程上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作出战略指引,这份意见正是落实会议精神的具体行动指南,它紧扣会议部署的‘一个优化、六个建设’城市工作七大重点任务,明确了‘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城市目标的具体实施路径。”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杨保军说。
城市是复杂的有机生命体。围绕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意见部署了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培育壮大城市发展新动能、营造高品质城市生活空间、推动城市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增强城市安全韧性、促进城市文化繁荣发展、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水平等重点任务。
具体来看,意见聚焦城市发展转型的现实需求和长远目标,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性举措:
在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上,意见提出稳妥有序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和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增强超大特大城市综合竞争力,提高中小城市和县城承载能力;
在培育壮大城市发展新动能上,意见提出因城施策增强城市发展动力,激活城市存量资源潜力,建立可持续的城市建设运营投融资体系,提升城市对外开放合作水平;
在营造高品质城市生活空间上,意见提出系统推进“好房子”和完整社区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优质均衡水平;
…………
杨保军说,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的内在逻辑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这要求各个城市立足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制定差异化的城市发展方案,培育创新城市发展的动力活力。系列部署突出以人为本、内涵发展、绿色转型、文化赓续、治理增效等,为各地推进城市工作指明实施路径和政策框架。
此外,意见就加强组织实施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坚持和加强党中央对城市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构建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城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健全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等领域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为推动城市发展方式全面转型提供全方位保障。
“这份意见是中国城市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强调统筹发展与安全、更新与保护、效率与品质,必将为开辟城市工作新局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提供坚实支撑。”杨保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