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27日晚间,湛江国联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联水产”)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联水产实现营业收入16.51亿元。报告显示,公司面临国际关税政策及国内消费疲软、虾价低迷等多重挑战,正通过战略调整与精细管理积极应对。其中,公司国际业务表现突出,上半年营收及盈利同比增长超过50%,成功拓展东欧、韩国等新市场,并实现海外OEM工厂突破。
纵观全球水产行业,目前正处于周期底部阶段。在此背景下,国联水产主动调整业务结构,聚焦资源整合,夯实发展基础,为后续行业复苏与政策红利下的业绩回暖积蓄能量。
上半年,公司国际营销业务竞争力显著提升,业绩实现大幅增长。国际营销业务营业收入和盈利同比增长均超过50%。公司利用全球采购优势和工厂精深加工优势,重新打开东欧国家和韩国市场,成功打造海外OEM样板工厂,实现国内下单、国际生产、国际销售,为澳大利亚和欧洲市场开拓注入新的活力。
在生产端,公司持续推动精细化管理与降本增效。三大工厂围绕“321大单品策略”,深入推进自动化技术改造、现场管理及工艺流程优化。公司总部工厂引入色选机、离子色谱仪等先进设备,不断提升自动化水平和品控标准,重点开发了铂金虾仁、虾滑、马蹄虾球等优质虾类产品。面临罗非鱼出口受阻的挑战,公司与重要餐饮客户签署采购合作意向书,拓宽国内水产品应用场景,将出口研发优势转化为内销竞争力。
2025年7月,国联水产发布公告称,湛江市海洋壹号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已完成对公司核心子公司国联(湛江)水产有限公司的战略投资。这一举措被视为地方国资深度赋能海洋经济龙头企业的重要里程碑。
分析认为,此次合作将加速国联水产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国内市场拓展以及全球供应链布局的步伐,为其在行业周期底部实现战略突围提供动能。
不久前,国联水产与百胜中国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签署了“外贸优品拓内销”项目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推动曾经主要出口海外的优质罗非鱼产品战略重心转向国内市场。
国联水产与百胜中国的合作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商业签约,更是构建“外销+内需”双循环模式的关键一步。公司通过将罗非鱼转化为深加工产品进入百胜体系,显著提升了产品附加值与利润空间。
国联水产方面表示,公司正聚焦国内市场、海洋食品等高增长赛道,同时积极拓展“一带一路”新兴市场,打造多元化的市场格局和可持续增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