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8 18:02:59 股吧网页版
纳百川IPO:增收不增利利润持续下滑 招股书与问询回复多处矛盾
来源:中宏网

  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高速成长期的大背景下,递交申报稿近两年的纳百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纳百川或发行人)迎来了(首发)上会审核通知。然而即使背靠大金主宁德时代,纳百川仍然报告期内出现增收不增利、利润持续下滑的现象,同时结合招股书和问询函回复,且多处出现信披内容前后矛盾的情形。

  增收不增利利润持续下滑

  纳百川上会稿披露,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末,营业收入分别为103091.53万元、113621.70万元、143705.30万元、33717.21万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331.56万元、9825.49万元、9542.88万元、1488.54万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1112.28万元、8925.78万元、8804.38万元、1391.38万元。其中2023年和2024年度营收同比增幅分别为10.22%和26.47%,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下滑13.29%、2.88%,扣非净利润同比分别下滑19.68%、1.36%。增收不增利矛盾较为突出的同时,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也同比下滑65.17%。

图片1.jpg

图片来源:发行人上会稿

  需要注意的是,宁德时代一直为纳百川第一大客户,纳百川直接销售及通过电池箱体厂等配件商间接对宁德时代供应产品带来的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53.73%、48.94%、48.21%、44.39%,对宁德时代形成重大依赖。

  然而问询函回复中关于宁德时代产、销量变动和采购份额匹配性显示,2021年至2023年度,纳百川直接销售及通过箱体厂等配件商间接向宁德时代供应电池液冷板的数量分别为145.16万片、243.58万片、248.32万片,2022年和2023年同比增幅分别为67.80%、1.94%。同期宁德时代电池系统产量分别为162.30吉瓦时、325.00吉瓦时、389.00吉瓦时,2022年和2023年同比增幅分别为100.25%、19.69%。显然纳百川对宁德时代的销量增幅远小于同期宁德时代电池系统产量增幅。

图片2.jpg

图片来源:问询函回复

  对应的问询函回复还显示,同行业可比公司中,三花智控、银轮股份、宜宾纵贯线、深圳飞荣达、苏州瑞泰克均为宁德时代液冷板供应商。而公开信息显示,2022年和2023年度,三花智控营收同比增幅分别为33.25%、15.04%,扣非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54.05%、27.30%;银轮股份营收同比增幅分别为8.48%、29.93%,扣非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46.78%、90.36%;深圳飞荣达营收同比增幅分别为34.88%、5.37%,扣非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105.71%、985.24%。关于与前述同行业可比公司的优势及是否可能存在供应商地位被替代的疑点,纳百川未予回应。

  招股书与问询回复多处矛盾

  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末,纳百川研发费用分别为3406.96万元、4394.0万元、5411.17万元、1016.53万元,占各期营收的比例分别为3.30%、3.87%、3.77%、3.01%,且纳百川披露对应各期研发人员总数分别为132人、144人、162人、146人。

图片3.jpg

图片来源:发行人上会稿

  问询函回复之“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及占比对比”“研发人员专业背景”等方面回复中虽然2022年和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也分别为132人、144人,但关于报告期内新增较多研发人员的原因解释中披露,2021年至2023年各期研发人员平均数分别为65人、103人、128人。其中2022年和2023年前后披露人数分别相差29人、16人。

图片4.jpg

图片来源:二轮问询函回复

  此外,安徽炜邦(安徽炜邦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为纳百川实控人陈荣贤姐姐陈玲玲的配偶李顺龙持股38%并担任执行董事的企业,主营业务与发行人在燃油车暖风产品上存在近似。2023年递交的申报稿披露,2020年和2021年度,纳百川向安徽炜邦及其关联企业温州炜邦(温州炜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购买加热器暖风成品金额分别为143.71万元、155.52万元,且申报稿、首轮问询函回复及法律意见书中均称,安徽炜邦主要客户及供应商与发行人之间不存在重叠关系。

  第二轮问询回复关于关联方与关联交易情况显示,纳百川与安徽炜邦及其关联方存在重叠客户、供应商的情况。报告期内发行人向与安徽炜邦及其关联方重叠的客户销售额合计为2707.81万元,向与安徽炜邦及其关联方重叠的供应商采购额为6144.05万元。

  关于研发人员数量前后披露信息矛盾、同关联方安徽炜邦之间客户、供应商重叠现象前后披露信息矛盾的原因,纳百川也未回应。

  研发费用归集合规性待考

  在问询函回复中,纳百川披露其研发人员为专职研发人员。2021年至2023年度存在部分生产借调人员参与临时性研发工作的情况,生产借调人员不认定为研发人员,按照生产借调人员的研发工时记录计入研发费用。各期生产借调人员薪酬计入研发费用的薪酬金额分别为61.31万元、85.44万元、120.23万元,且披露各期曾参与支援研发活动的人员研发活动工时占其全部工时的比例分别为10.82%、4.49%、3.73%。此外,还披露2022年存在一项委外研发项目,即委托北京科技大学研究开发“新型铝合金低温硬钎料合金”项目,相关支出48.54万元,计入当年研发费用,占当年研发费用比例为1.42%。

图片5.jpg
图片6.jpg
图片7.jpg

图片来源:首轮问询回复

  而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和《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发行类第9号》等相关要求,研发工时占比低于50%的非全时研发人员不能认定为研发人员;另外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下发的《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工作工作指引》,委托外部研发机构或个人的研发项目,按实际发生费用额的80%计入企业研发费用。结合相关政策或指引,纳百川研发费用归集是否合规或仍有待斟酌。

  此次IPO,纳百川拟募集资金72900.00万元分别用于“纳百川(滁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60万台套水冷板生产项目(一期)”及补充流动资金。而2022年至2024年,其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02.11%、83.41%、82.86%。在产能利用率连续下滑的情况下,结合报告期增收不增利的现象,纳百川募资扩能可能存在的产能消化的风险或设备闲置的风险或也应引起关注。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