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将于美东时间08月29日盘前发布财报,目前市场预期2026Q1预计实现营收2538.08亿元,同比增加4.35%;预期每股收益13.007元,同比增加31.52%。
作为最受国内投资者关注的上市公司之一,阿里巴巴的财报也被视为中国整体消费情绪的镜像,市场正密切关注这家中国科技巨头的最新业绩表现。
一、2025财年Q4业绩回顾
根据2025年5月15日公布的财报,阿里巴巴的表现可圈可点。营收达到2364.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净利润方面,公司实现了123.82亿元人民币的盈利,同比增长高达1203%。经营利润也实现了93%的增长,达到284.65亿元人民币。然而,自由现金流的收缩,从上一年的153亿元人民币降至37亿元人民币,下降了76%,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业务方面,阿里云的表现尤为突出,收入同比增长18%,AI相关产品连续七个季度实现了三位数的增长。淘天集团的客户管理收入也实现了12%的增长,88VIP会员数量达到了5000万,显示出公司核心电商业务的强劲势头。
二、2026财年Q1财报前瞻
市场对阿里巴巴即将发布的财报充满期待。根据分析师的预测,阿里巴巴的总营收预计将达到2534.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9%。调整后的每股收益预计为15.82元,但同比略有下降,降幅为3.76%。在业务板块方面,淘天集团的营收预计将达到1217.11亿元,同比增长7.35%。阿里云的营收预计为318.61亿元,同比增长20.01%,继续展现其在云计算领域的强劲增长。
三、市场关注热点外卖业务亏损危机
外卖业务的亏损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预计在二季度,外卖业务的亏损将达到169亿元,主要原因是每单补贴约5元,日均订单量高达7000万单。此外,京东和美团的竞争加剧,导致行业每单亏损上升至10元。阿里巴巴坚持长期投入,预计三季度亏损可能超过300亿元。
盈利能力下行风险
盈利能力的下行风险也是市场关注的重点。即时零售业务的亏损压力显著,预计Q2亏损169亿元。此外,云业务的资本开支也对短期利润造成了挤压,2025年服务器投入预计近500亿元。摩根大通等机构预警,Q2和Q3的盈利可能低于预期。
微信支付合作进展
阿里巴巴与微信支付的合作进展也引起了市场的关注。2024年9月,阿里巴巴全面接入淘宝/天猫的微信支付,支持直接跳转支付,无需截图扫码。这一合作有望提升下沉市场的用户渗透率,与拼多多的支付体验拉平。
AI技术突破性进展
阿里巴巴在AI技术方面的突破性进展也备受瞩目。通义万相Wan2.2-S2V能够生成电影级数字人视频,Qwen2.5开源模型的准确率逼近GPT-4,美图“AI试衣”合作提升了电商体验,夸克AI眼镜则融合了支付、导航和比价功能,预计年内发布。

股份回购计划实施
阿里巴巴的股份回购计划也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在二季度,公司回购了5600万股普通股,耗资8.05亿美元。流通股增至185.54亿股,股权激励新增1.36亿股。剩余回购额度为193亿美元,有效期至2027年3月。
四、机构观点汇总
机构对阿里巴巴的评级和目标价反映了市场的复杂情绪。摩根士丹利将评级从增持下调至持有,目标价从180美元下调至150美元,主要原因是短期盈利承压。高盛则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从117美元上调至160美元,看好AI与云业务的长期价值。瑞穗银行将评级从买入下调至中性,目标价从160美元下调至149美元,主要原因是国际业务的不确定性。

五、近期股价关键因素
近期,阿里巴巴的股价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业务重组聚焦四大板块,提升了协同效率。政策利好方面,反垄断整改完成,监管压力缓解。资金动向方面,南向资金连续4日净买入44.96亿港元,推升股价5.01%。竞争动态方面,拼多多的降价策略倒逼淘天投入增加。
港股三个月目标价:

六、结论
阿里巴巴的2025年二季度财报将展现其稳健增长与未来展望。尽管面临外卖业务亏损和盈利能力下行的风险,但云智能业务的强劲增长、国际数字商业的亏损收窄以及微信支付的合作,都为公司的长期价值提供了支撑。市场期待阿里巴巴在财报中展现出的稳健财务状况和未来增长潜力,以及管理层对Q3亏损应对策略的明确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