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建言低空经济:“看得见、呼得着、管得住”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贵阳8月27日电 (记者周燕玲)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北斗与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化”交流活动27日在贵阳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位秋在活动上表示,要推动低空飞行器“看得见、呼得着、管得住”,提升安全监管能力。
据中国民用航空局预测,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到2035年有望达3.5万亿元。目前,中国多地积极投身低空经济建设。
在朱位秋看来,低空经济作为新兴领域,产业链辐射带动作用较强,涉及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领域,不仅包括传统通用航空业态,还融合了以无人机为支撑的低空生产服务方式,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技术赋能,与更多经济社会活动相融合,形成了一种综合经济形态。
“开发先进的冲突探测与解脱技术,实时监测飞行器状态并采取避让措施;优化航迹规划算法,确保飞行器在复杂环境中安全飞行;建立低空空域管理系统,实现飞行器的实时监控和调度。”朱位秋认为,航迹规划是确保低空飞行器高效、安全运行的核心技术,在城市复杂环境中,航迹规划的准确性直接影响飞行安全和效率。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认为,北斗是低空经济不可或缺的时空安全基础设施,构建以北斗系统为核心的,与GPS等其他星座兼容、互操作的多频多星座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技术应用体系,可为通用航空及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提供精确完好、安全可靠的导航服务。
“现代空中航行系统正在从陆基导航朝向星基导航转变,北斗全球系统的优势与潜力可助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刘经南说,推动北斗系统应用,增强中国国家空域系统特别是低空空域监视服务能力,是促进低空空域开放,推动空管体制改革进程的重要举措。(完)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评论该主题
帖子不见了!怎么办?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