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8 02:37:40 股吧网页版
“票根经济”崛起!一张票根带火一座城 文体商旅成促消费、扩内需“黄金组合”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王敬

  “为我喜欢的球队加油,顺便在这个城市玩两天,感觉特别值!”来自安徽的球迷张先生刚刚在江苏看完“苏超”比赛,正计划着接下来的行程。

  这个夏天,消费市场的活力被一枚小小的票根点燃,为了一场赛事、一场演出或一部电影而专程前往一座城市不再是新鲜事。从“苏超”赛场超过五成的外地观众留宿率,到演唱会1元门票拉动4.8元周边消费的乘数效应,再到《浪浪山小妖怪》带动山西古建搜索量暴涨380%,以一张门票为起点的“票根经济”正展现出惊人的撬动能力,串联起食、住、行、游、购、娱的完整消费链条,成为扩内需、促消费背景下的现象级新引擎。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消费的需求日益旺盛,传统消费模式已难以满足需要,大家追求个性化、体验感和互动性的消费场景。一张球票、演唱会门票或电影票,不仅是进入特定场所的凭证,更成为开启一段独特体验的钥匙,满足了消费者对于新鲜事物和情感共鸣的追求。”

  同时,交通的便捷性和互联网的普及也为“票根经济”的爆发提供了有力支撑。高铁、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快速发展,让人们能够轻松实现跨地域出行,而互联网平台则提供了便捷的票务购买、信息查询和社交分享渠道,使得消费者能够更加方便地参与到各类活动中,进一步推动了“票根经济”的繁荣。

  “苏超”观赛游客留宿率超五成,带动综合消费超预期

  今年夏天,各类民间足球赛事成为推动城市旅游消费的重要力量。“苏超”“浙超”“赣超”“村超”等赛事热度持续攀升,吸引了大量球迷和游客前往观赛并顺道旅行。

  数据显示,前八轮“苏超”现场观赛人数突破110万人,前七轮带动多场景消费超380亿元。据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针对“苏超”的消费跟踪调研显示,“苏超+”消费模式成效显著,95.9%的现场观众因观赛带动了门票之外的消费,“苏超”已成为撬动城市消费活力的强力引擎。

  据统计,仅8月16日至17日,第九轮“苏超”现场观众突破20万人,主办城市充分融合地域文化转化赛事流量,“过夜经济”效应显现。调研显示,53.9%的外地观众自驾前往观赛,还有35.9%选择乘坐火车或大巴。不少人趁暑假带娃看比赛,顺便打卡特色美食、景点,31—45岁群体是观赛主力军,占比51.5%。除常州与客队镇江之间距离近,外地观众留宿率偏低外;其余5场比赛,有一半以上(50.9%)的外地观众选择留宿,近四成(38.4%)在主场城市停留24小时以上。结伴出行是主流,79.5%的观众为2人及以上同行。来自徐州的屈先生一家四口只抢到一张球票,自驾到无锡后分开行动,男士现场观赛,妻子带孩子游览灵山大佛、惠山古镇等景点。

  一张小小的球票,不仅是进入赛场的通行证,更成了撬动多元消费的“钥匙”。调研显示,九成以上(91.8%)观众知道景点免费、消费折扣等“苏超”优惠活动,超九成(95.9%)观众产生了门票外的消费,六成以上(65.9%)观众表示本次行程支出超出预期。外地观众家庭整个行程花费普遍在1000元—2000元区间。94.1%的观众在外用餐,79.0%的观众购买文创产品,62.5%的观众存在娱乐等其他消费,进行酒店住宿、景点游览的观众分别占比21.0%和66.1%。

  2025年湖南省和美乡村篮球赛(村BA)在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举办,8天赛程时间直接吸引游客约19.25万人次,全县体育赛事直接和间接产生旅游综合性经济收益约超3亿元。其中,赛事活动直接带动桂阳农产品销售逾1500万元,农业产业链间接收益过亿元。

  8月9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迎来首届“村超”全国赛总决赛的盛大开幕,在线观看人数达2735万人次,吸引游客14.9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2亿元。

  8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发展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是落实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内容。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司长杨雪鸫此前也指出,文体商旅已经成为带动消费、扩大内需的“黄金组合”。今年上半年,河北、浙江、福建等7地一共监测了511场重点赛事活动,带动体育及相关消费超160亿元,场均带动超3000万元,在扩大内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体育总局将研制推动赛事经济的政策文件,进一步丰富赛事供给、提升赛事品牌影响力、强化赛事与产业的协调联动,推动赛事成为激活消费、拉动经济和提升形象的“强引擎”。

  1元门票拉动4.8元周边消费

  8月23日,易烊千玺在华熙LIVE·五棵松接棒王心凌,再度点燃舞台热情。演唱会虽渐近尾声,却是另一场狂欢的开始。

  “这一周的行程真充实,连看两场演唱会,还去了环球影城,到泡泡玛特城市乐园打卡了LABUBU。”95后观众多多仍沉浸在兴奋中,向同伴复盘着年假期间的旅程。

  夜色渐深,近万人群如星散向城市四面八方——一场演唱会带来的远不止是几小时的狂欢,更悄然激活了整座城市的消费脉搏。餐饮街巷依旧人声鼎沸,酒店大堂迎来又一波入住高峰,景点与商圈也迎来新一轮打卡人流——以演出为起点,一条贯穿食、住、行、游、购的消费链正持续发热,延伸向更广阔的夜间经济场景。

  随着大量流量明星涌入音乐节成为新趋势,粉丝经济再次为演艺经济添了把火。

  不少地区趁热推出“演唱会门票+”系列优惠政策,演唱会门票已变身为“旅游一卡通”和“优惠金钥匙”。以即将举办的“制造名城幸福株洲”2025巨星演唱会为例,游客持演唱会门票可免费游览炎帝陵、神农谷、酒仙湖、白龙洞在内的全市30余家旅游景区。

  8月26日,飞猪《2025年暑期出游快报》显示,今年暑期“跟着演唱会去旅行”“跟着展览去旅行”等趋势强劲,包括ChinaJoy2025、BiliBili World2025、易烊千玺“礐嶨”巡回演唱会、时代少年团“加冠礼”演唱会等热门文体活动举办期间,场馆周边的酒店及景点搜索热度攀升。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演唱会对当地消费的拉动比达到1∶4.8,即演唱会门票花费1元,同期周边消费为4.8元。数据显示,时代少年团“加冠礼”演唱会吸引了近30万人次观演的文化盛宴,紧邻体育场的徐家汇商圈累计客流量近200万人次、总营收超1.45亿元,环体育场周边酒店全部订满且总营收环比增长75%。

  袁帅表示:“95后作为追随演唱会的主力,他们成长于互联网时代,个性更加鲜明,追求自我表达和独特体验。演唱会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释放情感、追求梦想的方式,他们可能会为了自己喜欢的明星不远千里奔赴现场,在演唱会上尽情欢呼、呐喊,与同好们一起分享喜悦。在消费逻辑上,他们更注重情感共鸣和个性化体验,愿意为与明星相关的周边产品、独特的观演位置等付出更多。”

  暑期档112亿票房引爆“跟着电影去旅行”热潮

  7月以来,中国电影市场持续升温,截至目前,截至8月26日16时49分,2025年暑期档(6月—8月)总观影人次(含预售)突破3亿;2025暑期档累计票房已达到112.44亿元,总场次达3644.6万场。

  今年恰逢“中国电影消费年”,多地持续扩大“电影+”活动规模,“跟着电影去旅行”成为不少游客的新选择。国产动画《浪浪山小妖怪》再度带火山西古建,永安寺、佛光寺、晋祠水镜台、碛口古镇等影片中出现的同款景点搜索量暴涨380%。暑假期间,山西大同景区门票票量同比增长43%,旅游订单同比增长超40%,一跃成为暑期增速TOP3城市。

  《长安的荔枝》电影取景地襄阳推出长达半个月的看电影享景区专属优惠。28家文旅企业集体送上特惠礼包,游客持《长安的荔枝》电影票根,不仅可享免费、打折的景区门票,在观展观演、互动体验、购物消费等多重环节,均可享受优惠。

  与此同时,《南京照相馆》核心拍摄地上海影视乐园内的“吉祥照相馆”对公众正式开放,复现电影中的重要场景,吸引大量游客观光打卡。途牛数据显示,电影《南京照相馆》7月25日上映后显著拉动南京的旅游热度。7月25日至8月3日期间,南京目的地用户出游人次较前十日增长近16%。同样,电影《长安的荔枝》上映后十天,途牛平台上西安、广州目的地用户出游人次,较电影上映前十天分别增长12%和10%。

  袁帅分析指出,从市场需求来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对精神文化消费的需求将持续增长,“票根经济”所提供的个性化、体验式消费模式符合消费者的需求趋势,具有长期发展的市场基础。从行业发展来看,“票根经济”涉及多个行业,如文化、体育、旅游、交通等,这些行业的协同发展将为“票根经济”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

  但他也强调,“票根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不断创新和提升服务质量。一方面,要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例如结合科技手段打造更加沉浸式的观演体验;另一方面,要提升服务质量,包括票务销售、现场服务、配套设施等方面,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消费环境。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