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场保持强势走势,沪指迭创十年新高。其中,芯片产业链以领跑者的姿态,成为耀眼板块之一。如何定义本轮芯片股行情?下一阶段,哪些细分领域更具持续上涨的潜力?当前时点,投资芯片板块需要警惕的风险是什么?
近日,中欧中证芯片产业指数基金经理宋巍巍,做客澎湃新闻《首席连线》节目,解读目前颇受关注的芯片产业链,以及该如何去衡量这类企业的投资价值。
本轮芯片行情并非单纯主题炒作
“看好芯片行业作为龙头成长板块在牛市中的表现。”宋巍巍在采访中称。
对于本轮芯片股行情的核心驱动因素,宋巍巍分析道,一方面,在流动性宽松的过程中,资本市场对长久期资产的定价容忍度提升,尤其在低利率环境下,未来空间大的产业趋势更容易获得估值溢价;另一方面,当前存储芯片价格持续上涨,叠加AI算力需求爆发,形成了“流动性+产业趋势”共振的上行格局。
“因此,当前芯片行情并非单纯主题炒作,而是由‘流动性贝塔 + 产业周期’共同推动的上涨。”宋巍巍称。
此外,宋巍巍进一步指出,当前AI大模型迭代对芯片架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给国内芯片设计企业带来了机遇。此前8月21日晚,DeepSeek正式发布DeepSeek-V3.1,该模型使用UE8M0 FP8 Scale的参数精度,其中UE8M0 FP8是针对即将发布的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
FP8格式相较于传统的FP16或FP32格式,可以显著降低显存占用和计算资源需求,实现算力密度倍增、功耗大幅下降和延迟极致压缩。这意味着,在相同的芯片制程工艺下,国产AI芯片能够实现更高的计算效率和能效比。DeepSeek V3.1高效适配国产芯片,为国内的互联网厂商、运营商、政府及企业客户提供了可信、可靠且高性能的国产算力方案。这不仅打开了国产GPU的广阔市场空间,也推动了“模型国产化+芯片国产化”的双轮驱动格局。
在牛市环境中,资金更愿意为“未来”定价
聚焦到投资方面,宋巍巍提出,芯片行业兼具“顺周期”与“高成长”属性,投资策略是“在周期低点投成长龙头”。
“成长股的核心在于前瞻性预判产业趋势,而非依赖财报验证。以GPU芯片为例,当财报确认放量时,市场趋势可能已确立,此时入场可能错失最佳窗口。”宋巍巍表示,需聚焦行业动态、产业链反馈及行业领袖判断芯片行业的投资价值,这些信号往往早于财报数据揭示产业拐点,是预判成长股潜力的关键。
“在资金宽松的牛市环境下,看好高估值成长股涨幅的持续性。”宋巍巍指出。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回到公司的基本面。”宋巍巍强调,投资决策需要关注的“基本面”并非过去财务数据,而是资本市场对未来产业趋势的集体预期。在牛市环境中,资金更愿意为“未来”定价。而科技行业本质是“供给创造需求”,资金投入将加速产能扩张与技术迭代,从而改变企业基本面。因此,资金流向即是未来方向。
当前最具确定性的两个子行业
在当前芯片产业链中,宋巍巍认为,GPU(AI芯片)、存储芯片为当前最具确定性的两个子行业。
宋巍巍解释道,高性能算力需求随AI普及呈指数级增长,尤其在云端推理场景;AI大模型处理则需要大量内存,带动存储需求持续攀升。此外,高性能服务器相关芯片也将受益于AI算力基建扩张,形成产业链协同效应。
与此同时,宋巍巍也指出,站在当前时点,投资芯片板块需警惕估值泡沫化、基本面不及预期、技术性调整这三大主要风险。
他表示,芯片板块弹性高,牛市中估值可能突破100倍甚至200倍,需结合大盘走势判断估值泡沫化程度;若存储价格反转或AI算力需求增速放缓,也可能引发回调;此外,芯片板块波动剧烈,追高需控制仓位,避免单日过高的回撤风险。
展望未来3至5年,对于中国芯片产业生态的发展,宋巍巍总结了三大趋势:一是国产化趋势加速,全球半导体需求最大市场在中国,国产化将推动营收与市值从美国向中国转移;二是市值收敛,中美半导体市值差距未来将逐步缩小,行业发展空间巨大;三是双体系并行,中美科技体系分化背景下,中国半导体行业将独立发展,形成与美国并行的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