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又一家生物医药公司劲方医药通过港交所聆讯,这意味着港股市场即将又迎来一家18A公司。

今年以来,港股新股上市首日涨幅前5名的公司均为18A公司。因此,市场近期对每一家18A公司的上市都抱有极大期待。

据了解,劲方医药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肿瘤(涵盖多种实体瘤的不同治疗线)以及自体免疫和炎症性疾病领域的开发新治疗方案。同时,劲方医药在上市前经历了多轮融资,背后云集了深创投、鼎晖投资、华盖资本等一大批知名创投机构。
丧失核心产品商业化控制权
招股书显示,目前劲方医药已建立起一条产品管线,包括八款候选药品,其中五款处于临床开发阶段,包括两款核心产品—GFH925和GFH375。
其中,GFH925(fulzerasib,商品名达伯特®)是一款劲方医药自主发现的新药物,已在中国获商业化批准,其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为中国首款以及全球第三款获批的选择性Kirsten大鼠肉瘤(KRAS)G12C抑制剂。而GFH375是一款KRASG12D(致癌基因KRAS突变)的口服生物可利用小分子抑制剂。劲方医药已在中国启动针对携带KRASG12D突变的晚期实体瘤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的II期部分。
GFH925获得晚期NSCLC的突破性疗法认定(BTD),并获国家药监局授予优先审评程序,于2021年7月获得国家药监局IND批准后仅约三年便获得上市批准,突显出其相较现有治疗方案的竞争优势。GFH925亦于2023年5月获国家药监局授予用于治疗携带KRASG12C突变的晚期结直肠癌(CRC)的三线治疗的BTD。
劲方医药预期,GFH925将符合2026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的谈判资格,原因是GFH925是中国首款、全球第三款获批的选择性KRASG12C抑制剂,且在中国,KRASG12C突变型NSCLC患者群体庞大。目前,GFH925的专利期限尚余超过15年,劲方医药预期将从GFH925取得商业回报,以支持劲方医药的未来增长。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劲方医药对于自身的核心产品却缺乏控制权,劲方医药已与其他公司签订了数份对外授权协议。
比如,2021年9月1日,劲方医药与信达生物订立一项授权与选择权协议(GFH925授权协议)。签署该授权协议后,信达生物成为中国GFH925X1101试验的申办人,并自此全面负责GFH925在大中华地区的开发和商业化。其中,信达生物将持续向劲方医药支付药品供应的款项,付款金额将根据支持试验开发需要的数量而定。
不过,在2024年1月11日,劲方医药与信达生物进一步订立补充协议,双方同意终止GFH925授权协议项下的中国境外选择权。劲方医药拥有在中国以外地区针对任何适应症开发、生产和商业化GFH925的独家权利。
不仅如此,劲方医药还对外签订了其他授权协议。
2022年3月31日,劲方医药与SELLAS订立授权协议。根据SELLAS授权协议,劲方医药授予SELLAS独家(甚至对劲方医药自身而言)、可分授且须支付特许权使用费的权利及授权,以在大中华区以外的地区开发、制造及商业化GFH009,作所有治疗及诊断用途。
2022年6月30日,劲方医药与Merck Health care KGaA订立一项临床试验合作及供应协议,涉及GFH925/cetuximab联合疗法在欧盟进行Ib/II期临床试验(即GFH925X0201)的临床开发。
2023年8月24日,劲方医药与Verastem订立合作与选择权协议,据此,劲方医药按项目逐一授予Verastem选择权,以在指定的选择权行使期限内获得独家授权,于大中华区以外地区开发及商业化包括GFH375在内的三种候选产品。
从上述协议不难看出,劲方医药多个授权协议多是对外独家授权,公司在后续业务发展中或将严重依赖第三方。
对此,劲方医药在招股书中也表示,劲方医药依赖目前及未来的合作伙伴来支持劲方医药的业务,包括协助或进行临床开发及监管备案、制造及╱或商业化劲方医药的某些管线产品。例如,劲方医药已授予信达生物在大中华区开发、制造及商业化劲方医药的核心产品之一GFH925的独家权利。GFH925于2024年8月获得国家药监局的NDA批准。根据该协议,信达生物将全权负责GFH925在大中华区的商业化,而劲方医药有权获得若干特许权使用费和商业化里程碑付款,这些付款与GFH925在大中华区的年度净销售额相关,另外还有其他列明的前期及里程碑付款。因此,劲方医药未来的财务状况将部分取决于信达生物的商业化工作。
劲方医药还指出,由于公司对合约条款以外的营销和销售工作可能几乎没有控制权,因此GFH925商业化所产生的实际收入可能低于预期收入,进而劲方医药可能无法从这项合作中实现预期利益。无法保证劲方医药的合作伙伴不会试图改变合作协议的条款,导致劲方医药的利益减少。倘劲方医药无法从目前及预期的合作中实现预期利益,则劲方医药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重大损害。
仍处于持续亏损之中
虽然劲方医药的GFH925已开始商业化,但目前还并未提供更多的收入。目前,劲方医药的收入来自公司与信达生物就劲方医药的核心产品GFH925的合作、与Verastem就核心产品GFH375的合作及与SELLAS就GFH009的合作。

在收入方面,2023年和2024年,劲方医药收入分别为7373万元和1.05亿元,但同期净亏损分别为5.08亿元和人民币6.78亿元。对此,劲方医药解释称,净亏损及其波动主要与公司对研发活动的大量投资,以及由于公司价值上升而导致的权益股份赎回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有关。

劲方医药表示,开发优质在研药物需要长期大量的财务资源投资,而劲方医药战略的核心部分是继续在该领域进行持续投资。截至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以及截至2025年4月30日止四个月,劲方医药产生的研发成本分别为3.13亿元、3.32亿元及6980万元。
在股东方面,劲方医药的单一最大股东集团包括劲方医药的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执行董事吕强,公司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兼总经理兰炯,健发香港及劲方医药的员工持股计划平台。劲方医药的单一最大股东集团控制劲方医药已发行股本总额约25.23%。
招股书显示,吕强有多个知名药企的工作经历。在创办劲方医药前,吕强担任基石药业(苏州)有限公司的高级副总裁至2017年8月,该公司其后成为基石药业的全资附属公司。加入基石药业(苏州)有限公司前,他于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先后担任哈尔滨誉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席科学官及副总裁;于2013年6月至2015年2月担任制药公司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首席科学官。于2008年4月至2013年6月,他于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担任副总裁。
而自劲方医药注册成立起,劲方医药完成了多轮融资,已筹募的总金额约为14.21亿元,投资者包括弘晖资本、华盖资本及亚投资本等知名的基金及风险投资。
2018年,劲方医药与投资者(其中包括弘晖资本)完成天使轮融资,总金额人民币0.60亿元。
2019年,劲方医药与投资者(包括宁波弘甲、健壹资本、石药集团及海邦投资)完成A轮及A+轮融资,总金额约人民币1.40亿元。
2021年,劲方医药完成了B轮及B+轮融资,投资者包括但不限于:鼎晖投资、深创投、磐霖资本及北极光创投,总金额约人民币5.43亿元。
2022年,劲方医药完成了C轮融资,投资者包括但不限于:华盖资本、谢诺辰途、善金资本及惠每资本,总金额约人民币4.83亿元。
2024年,劲方医药完成了C+轮融资,投资者包括:亚投资本、华金资本、泰珑投资及江门启顺,总金额约人民币1.9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