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清单》,正成为广东企业融资的“照明灯”,让曾经隐藏在利息背后的担保费、保险费、评估费、中介费等多项隐性成本一目了然。
“这张清单帮我们省了4.5万元担保费!”广州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手持《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清单》说道。在广东,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这张被称作“贷款明白纸”的清单,正在改变他们过去“只知利息,难算总账”的融资窘境。
所谓“贷款明白纸”,是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自2025年初启动的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工作,通过逐项列明企业贷款所需承担的各项成本,并将其统一折算为年化率,企业可对“综合融资成本”的构成与金额一目了然。
半年多时间里,广东试点金融机构通过制度创新、科技赋能、精准服务三大路径,构建起金融服务新模式,已累计为1.2万家企业亮出融资成本“明白账”。
隐性成本一度困扰企业前行
尽管当前贷款利率已进入历史低位区间,但非利息成本的“隐形负担”存在不透明、收费主体多元、隐形费用叠加等问题,导致企业“体感融资成本”依然偏高。有的中介按贷款本金的8%收取居间费用,有的担保机构收费年化率达2%-3%,更有甚者,中介费、评估费等各类非息费用叠加后综合融资成本接近24%,这些“暗账”往往给企业带来巨大负担。
为从源头破解企业融资痛点,2025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紧跟总行步调,选取4个地市、53家金融机构率先启动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旨在促进企业融资成本更加公开透明,进一步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通过迅速印发试点实施方案、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召开多层级推动会议等,广东构建起“省级统筹、地市主责、机构落实”的三级责任体系,并不定期开展阶段性总结,通过“日调度、月总结”制度倒排时间工期,确保试点高效落地。目前,试点范围已扩大至覆盖全省近八成地市,政策成效逐步显现。
广东某商业贸易公司正是首批受益企业,该公司主要从事酒水饮料零售与批发,因供应商品牌强势,需采用“先款后货”结算模式。今年为开拓市场,企业投入了大量资金,导致转贷自有资金不足,一度准备联系过桥垫资公司,预计日利率约1‰。银行客户经理在协助企业填写“贷款明白纸”时,注意到“1.4万元”的过桥费用,随即建议企业申请当地政策性转贷基金,费率仅约0.15‰(日利率)。最终企业通过政府转贷基金完成4天、350万元的转贷业务,实际支付费用2100元。
清单引领实现三重突破
不过,在政策推行初期,企业认知不足成为主要障碍。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发动了立体宣传阵势。线上,积极探索“新媒体+金融宣导”融合路径,指导中国人民银行佛山市分行创新开设“利率政策宣传”直播间,通过网络直播与市民在线互动答疑。从政策“单向输出”转向“互动答疑”,用“算账本”“比价格”等通俗语言,让民众“看得懂、用得上”。线下,则联合地方金融监管局、工商业联合会等部门,发动镇街园区、各行业协会向企业精准推广,同时指导试点银行机构通过“网点阵地宣传+重点客户走访”双管齐下,畅通政策宣传“最后一公里”,推动政策“进园区、进企业、进商圈”。
广州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原本面临2%的市场担保费率,在看到广州银行开展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的宣传后,抱着尝试的心态向银行进行咨询。在与银行客户经理共同填写“贷款明白纸”的过程中,银行发现其符合白云区“政企银保投”的融资担保条件,主动协助调整贷款方案。最终,企业仅需承担0.5%的担保费率,节省融资成本约4.5万元。“这纸里写得明明白白,给企业贷款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应该多宣传。”该公司负责人说。
同样有此体会的还有广东顺德某金属科技有限公司,企业近期因经营需要向银行申请200万元抵押贷款,本来担忧加上抵押登记和评估费用后的贷款成本肯定不低,但通过填写“贷款明白纸”才知道银行为其免去评估费500元、承担抵押登记费680元。
事实上,“贷款明白纸”的作用远不止于费用透明化。全国推行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工作近1年来,它正深刻重塑企业的融资生态,实现三重突破。最直观的是推动企业融资透明度提升,使隐性成本无处藏身。如贷款中介将银行免费服务包装成“增值”项目、评估机构巧立名目收取加急费和报告费等,一张张融资成本清单就像一面面镜子,照出这些融资链条上的“灰色地带”,让各类不合理收费与套路难以隐匿。
不仅如此,在提升企业金融服务获得感方面,“贷款明白纸”还发挥着精准“导航”作用。
东莞市某科技公司的经历就颇具戏剧性,企业向银行申请1200万元贷款,在填写“贷款明白纸”时显示综合融资成本为3.35%,银行经理看到清单后主动询问企业是否属于科创领域名单企业,原来中国人民银行东莞市分行创设了“莞科融”再贷款工具聚力支持企业科技创新,银行使用专项额度资金补贴后企业贷款年化利率降至2.95%,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这种“精准匹配”背后,是“明白纸”助推银行提升服务的结果。“以前企业需要什么产品,我们就推什么产品;现在解构了企业贷款融资成本后,会主动帮助客户考虑更优方案。”一位试点银行客户经理解释道。
而企业享受到政策实惠的同时,银企关系也在发生积极变化。广东某新材料科技公司近期因订单增加计划融资3100万元,原本考虑通过中介借贷。银行在引导企业填写“贷款明白纸”的过程中发现了企业这个打算,并向企业仔细分解中介和银行借贷的成本差异,最终企业选择通过银行融资,除3%的贷款利率外没有其他任何费用,银行还主动负担评估费9995元及抵质押登记费6050元,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低于中介渠道。“过去,银行上门我们心里就‘打鼓’,现在觉得银行是来为我们‘排雷’的。”企业负责人说。
“清单不仅帮助银行识别可降费项、遏制第三方不合理收费,更让金融机构主动承担的评估费、抵押登记费等让利举措被企业感知”,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