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意见》提出加快实施6大重点行动。其中包括:“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人工智能+”消费提质,“人工智能+”民生福祉,“人工智能+”治理能力和“人工智能+”全球合作。
值得关注的是,“智能经济”被正式写入政策文件,这意味着,人工智能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被提至重要高度。另外,《意见》既有对“人工智能+”发展方向的顶层设计,也有对目前“人工智能+”痛点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从“盆景式”试点到“雨林式”规模化商业应用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赋能千行百业。IDC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IT总投资规模达到3158亿美元,预计至2028年的五年复合增长率为32.9%。
赛迪顾问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研究中心常务副总经理邹德宝向记者表示,《意见》有助于系统性地解决人工智能行业痛点,推动人工智能从“盆景式”的试点走向“雨林式”的规模化商业应用。
《意见》明确提及“智能经济”和“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这两大概念。邹德宝表示,“智能经济”是以人工智能为引擎、智算中心为依托、数据为基本要素,涵盖技术应用与产业融合的经济形态;“智能经济核心产业”则聚焦于与新一代人工智能融合的数字基础设施相关产业。“这标志着我国人工智能行业进入新阶段:从技术探索转向产业融合的价值创造,从单一产业应用迈向全要素智能化转型,同时强调全球合作,推动规模化落地与国际化竞争力提升。”
推动新一代智能终端与智能体普及
《意见》提到,探索无人服务与人工服务相结合的新模式。在软件、信息、金融、商务、法律、交通、物流、商贸等领域,推动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广泛应用。
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向记者表示,《意见》为智能体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提出支持智能体广泛应用、发展“智能体即服务”等,并设定了2027年、2030年的智能体应用普及率目标。他认为,通过拆解工作流程,对工作内容进行模块化、规范化和自动化,未来所有行业都有机会被智能体重塑。
头部企业正加大在智能体领域的布局。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告诉记者,“2017年起我们就把助力智能化转型作为使命,前瞻性布局AI。2025年是超级智能体元年,我们正聚焦混合式AI战略,锚定个人智能和企业智能,加速AI普惠的进程。”具体来看,在个人智能领域,联想推出的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已内嵌于联想AI PC、AI手机、AI平板和AIoT等“多端”,为用户打造跨平台、跨设备、端云一体、开放互联的AI体验;在企业智能领域,联想乐享超级智能体可以跨设备、跨生态调用企业全链条数据信息,并调度研发、供应链、营销、销售、服务、运营等领域智能体自主完成工作任务,提升联想的运行效率和服务客户的效能。
具身智能迎来发展机遇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的应用普及是《意见》的重点要求之一,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普及率超90%。具身智能机器人作为重要的新一代智能终端产品,有望在技术发展、配套基础设施、法规体系等多个层面将得到支持,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自变量机器人创始人王潜向记者表示,目前多数具身智能机器人负责运动的‘小脑’已经达到了不错的水平,但‘大脑’的智能化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
“人形机器人想要变得更‘聪明’,需要大脑更好地理解现实物理世界,这预计需要通过5—10年真实场景的积累和千亿元级别的资金投入。”优必选首席品牌官谭旻也表示,人工智能的持续发展能够让机器人的应用再上一个台阶。
训练人形机器人“大脑”要以数据为基础。针对相关行业“痛点”,《意见》明确提出,加强数据供给创新。以应用为导向,持续加强人工智能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完善适配人工智能发展的数据产权和版权制度,推动公共财政资助项目形成的版权内容依法合规开放。鼓励探索基于价值贡献度的数据成本补偿、收益分成等方式,加强数据供给激励。支持发展数据标注、数据合成等技术,培育壮大数据处理和数据服务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