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实现从技术突破向全要素赋能的关键跃升。对此,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周民表示,从发展历程看,我国正经历从“互联网+”向“人工智能+”的战略跃升。
他表示,在《意见》总体框架下,应加快完善制定各领域专项政策,包括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形成多元化投融资体系等。
周民表示,自2015年《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实施以来,我国通过十年深耕“互联网+”行动,为“人工智能+”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达79.7%,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已建成全球最大5G网络、覆盖41个工业大类的“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1.7万个,数字经济核心企业超457万家,构建了全球最丰富的应用场景库。
周民表示,如果说“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通过打破信息孤岛,提升速度和效率,带来的是“量变”;那么“人工智能+”的本质则是“赋能”,通过应用渗透让机器具备自主分析和决策能力,引发各行业范式革命,带来的是“质变”。从“互联网+”向“人工智能+”转变,既是把握发展机遇的历史选择,也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必然路径。
周民表示,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应当以“人工智能+”为战略支点,细化落实《意见》各项任务,强化政策协同,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各项措施精准落地。具体包括:强化政策引导与扶持,持续优化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环境;鼓励重点领域先行先试,推动人工智能应用从“点状场景突破”向“行业全面渗透”加速迈进;打造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完善数据、模型等要素市场;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全方位提高全民“智能素养”;筑牢智能时代安全底座,锻造人工智能行业高可靠安全屏障。
其中,在打造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方面,要建设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网络,推动国家级算力枢纽节点间高速直连网络建设,实现跨区域算力资源弹性调配与普惠化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