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拟分拆旗下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提供商斑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斑马网络”),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
港交所官网披露,斑马网络已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拟通过全球发售方式进行,包括香港公开发售及国际发售,联合保荐人为德意志银行、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国际。
IPO日报注意到,斑马网络在热门赛道中,虽然体量不如同行可比上市公司德赛西威和华阳集团,但融资频频,最新估值高达220亿元,而这背后离不开控股股东阿里巴巴和上汽的身影。
赛道火热
斑马网络主要从事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的开发,提供系统级OS解决方案、AI全栈端到端解决方案和车载平台服务。
斑马网络所处的智能座舱赛道正处于爆发前夜。
这受益于政府支持性政策、乘用车市场的快速增长、芯片性能的提升、大语言模型的突破以及集成式AI全栈端到端技术的持续演进。根据咨询机构灼识咨询的资料,全球智能汽车销量预计将从2024年的5800万辆增长至2030年的8650万辆,复合年增长率为6.9%。同期,中国智能汽车中大语言模型的渗透率预计将从10%提升至40%。
中国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的1290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327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6.8%。其中,基于软件的座舱解决方案市场增长更快,预计从2024年的401亿元增至2030年的114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9.2%。
与此同时,随着车主对个性化、智能化车载体验(从娱乐、出行到一站式日常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中国的“车载平台服务”(即车内服务平台-类似汽车版“应用商店”,提供娱乐、导航、生活方式及车辆相关功能,且往往具备个性化和AI增强特性)规模预计到2030年将达147亿元,2024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4.8%。
目前,在A股市场,与斑马网络业务最接近的上市公司包括德赛西威(002920.SZ)和华阳集团(002906.SZ)。前者是中国领先的汽车电子供应商,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6.44亿元,净利润12.23亿元,最新市值约661亿元;后者专注于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智能网联业务,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53.11亿元,净利润3.41亿元,最新市值约300亿元。
相比之下,斑马网络收入规模则小得多。招股书显示,斑马网络2022年至2024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05亿元、8.72亿元和8.24亿元,2024年收入略有下滑,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2025年一季度,斑马网络实现营业收入1.36亿元,同比下滑19.53%。
上述三年,公司净亏损8.78亿元、8.76亿元、8.47亿元,亏损幅度逐年收窄。2025年一季度,公司净亏损15.82亿元,同比增长6.75倍。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时期,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分别为-5.85亿元、-4.17亿元、-4.87亿元、-1.99亿元,持续净流出。
不过,凭借其在软件定义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和阿里、上汽的股东背景,斑马网络的日子过得很好。
估值溢价?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按2024年收入计算,斑马网络是中国最大的以软件为核心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按解决方案搭载量计算亦排名第一。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斑马网络是中国仅有的两家完全自研汽车操作系统的第三方供应商之一,也是唯一一家将智能汽车体验的三大核心支柱——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AI全栈端到端解决方案和汽车平台服务——无缝整合从而提供差异化座舱解决方案商业模式。
这使斑马网络不仅能提供软件服务,更能将汽车转变为智能移动空间。根据市场研究与咨询机构IDC发布的2025年报告,在智能座舱领域,斑马网络的大语言模型能力在九家中国顶级汽车AI公司中排名第一,在车辆控制、驾驶、娱乐、出行、商务、生活方式和社交互动等多个真实场景的表现均领先同行。
斑马网络的搭载量从2022年的83.5万台增长至2024年的233.4万台,复合年增长率达67.2%。截至2025年6月30日,斑马网络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已在60个主机厂的逾800万辆车上搭载,覆盖超过14个国家。
此外,斑马网络的车载平台服务涵盖180多个品类的座舱原生应用,范围从娱乐、导航到生活方式及实用工具,根据灼识咨询的统计,在中国所有的智能座舱提供商中覆盖的座舱应用最广。
而自2015年由阿里巴巴和上汽共同成立以来,斑马网络在成立第二年把自行研发的汽车操作系统搭载在中国首款互联网汽车荣威RX5上,随后在2018年完成由阿里巴巴领投的16亿元融资,投后估值突破60亿元。
斑马网络一路高歌猛进又完成了五轮融资,六轮累计融资额超过百亿元。2023年9月,斑马网络最新一轮融资中,投后估值已达到约220亿元(约合30亿美元)。
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5全球独角兽榜》,斑马网络以220亿元估值位列全球第331位。
在“不差钱”的背景下,斑马网络的研发投入持续高企,2022年至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1.11亿元、11.23亿元和9.80亿元,占营收比例超过100%。
截至2025年3月31日,斑马网络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22亿元。
因此,虽然收入体量不如德赛西威和华阳集团,但由阿里巴巴和上汽护航,斑马网络估值却得到明显“偏爱”。以220亿元的估值计算,斑马网络的市销率(PS)约为26.7倍,显著高于德赛西威的3倍和华阳集团的3.8倍(基于2024年收入计算)。
背后功臣
说到斑马网络背后的阿里巴巴和上汽,就不得不提两者既是斑马网络的股东,也是其第一大客户或第一大供应商。
2023年,斑马网络被上汽大众评为“年度软件供应商”,不难看出,上汽“拿下”的是斑马网络的客户端顶梁柱身份。
2022年-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下称“报告期”),斑马网络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总收入的占比始终在90%左右,其中,仅最大客户上汽带来的收入就有4.41亿元、4.13亿元、3.19亿元、6490万元,占比分别为54.7%、47.4%、38.8%及47.8%,累计达到12.38亿元。
而阿里巴巴则是斑马网络的最大供应商,在报告期内,斑马网络向阿里巴巴采购了1.79亿元、2.81亿元、2.57亿元、5430万元,占斑马网络采购总额的53.5%、58.4%、50.5%及54.7%,累计采购7.7亿元。
目前,阿里巴巴通过多家子公司拥有斑马网络已发行股本总额的约44.72%份额,并控制40.17%的投票权。上汽集团通过上海赛为及嘉兴瑞佳拥有约34.34%的份额和37.16%的投票权。斑马网络自2024年12月27日起已不再纳入阿里巴巴的合并报表范围。在股权结构调整及分拆完成后,阿里巴巴仍将持有斑马超过30%的股份,斑马将继续作为其权益法被投资方。
阿里巴巴在分拆公告中表示,分拆上市将有助于更好地反映斑马网络的价值,提高其运营及财务透明度,并使其能够独立进入资本市场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