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这将是中国第五次主办上合组织峰会,也将是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峰会。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4年来,始终秉持“上海精神”,不断成熟壮大,焕发出强大生命力,成功走出一条顺应时代潮流、契合各方需求的区域合作道路,树立起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以此次天津峰会为契机,上合组织必将进入更加团结、更重协作、更富活力、更有作为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上合组织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新型国际组织,遵循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上海精神”,体现了真正的多边主义,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上海精神”顺应时代潮流。“上海精神”坚决反对霸权霸道霸凌,强调平等协商、互利共赢,呼应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心声,激发了成员国加强合作、共同行动的意愿。上合组织建立了平等磋商体系,包括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政府部门领导等定期会晤机制,促进成员国深入了解彼此观点与关切,增加互信和互谅,使决策更加公平合理和稳慎周全。
“上海精神”契合各方需求。每个国家都拥有谋安全、促发展的愿望,加强安全合作的前提是加强互信,加强务实合作的前提是体现互利。以牺牲和贬损个别国家而作出的决策或规则难以长久,为出现矛盾和冲突埋下隐患。上合组织推动成员国加强合作与友好关系,促使其将本国需求与各方需求相结合,使本国利益与地区整体利益相适应,从而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域内环境。
“上海精神”树立国际关系典范。上合组织成员国的文明和文化背景差异较大,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但彼此应尊重国家主权,谋求共识而不是强加意志,加强合作而不是进行博弈,致力于维护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尊重文明多样性,促进文化包容互鉴和民间友好情谊。这种新型国际关系有利于各国共同发展,也有利于本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每个国家既是“上海精神”的践行者,又是“上海精神”的火炬手,推动“上海精神”在欧亚大陆乃至全世界得到更广泛的认知、认同和践行。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曲折演进之际,上合组织肩负着团结引领“全球南方”、共建更加公正合理世界新秩序的历史使命,其积极与联合国、金砖国家等国际组织和机制加强合作,为全球发展治理提供新路径。
第一,让世界多极化更加平等有序。上合组织集合了全球重要的自然资源生产国、消费国和快速增长的市场,其人口占全球近一半,经济总量占全球约四分之一,其成员国通过平等协商、互利共赢的成功合作证明,多极化世界不仅可能,而且更具包容性、开放性和可持续性。上合组织是世界多极化的产物,更是推动这一进程的关键引擎之一。随着上合组织发展壮大,世界多极化进程将进一步提速。
第二,让经济全球化更加普惠包容。上合组织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并努力使其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各方。其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聚焦共同利益,在基础设施、产能合作、绿色经济等领域推进务实合作,促进互联互通,降低贸易和物流壁垒,确保区域供应链稳定与开放,推动数字经济包容性发展,在绿色转型中创造新合作机遇,表明上合组织正在成长为充满活力的世界经济新增长极。
第三,让全球治理体系更加公正合理。上合组织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理念基础和实践经验。上合组织致力于在全球治理中引入更多非西方视角和关切,积极探讨和提出符合成员国共同利益的规则倡议,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着更加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发展。践行不针对第三方、以共同发展为目标的新合作观,创建谋求共同安全与发展、体现平等与公平的多边合作新范式。
“上海精神”等新理念与金砖精神、丝路精神、中国—中亚精神等“全球南方”合作新理念融合发展,推动国际关系平等化、国际合作伙伴化。中国与上合组织大多数成员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并就共建“一带一路”和命运共同体达成了共识,从而有力推动了上合组织域内形成更加紧密的伙伴网络、更加磅礴的南南合作合力,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将成为引领“全球南方”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典范。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秘书长、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