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7 04:57:00 股吧网页版
轻松健康IPO失效 昔日“轻松筹”上市圆梦艰难
来源:理财周刊-财事汇

  2025年8月20日,轻松健康集团的IPO申请变更为“失效”,这家怀揣上市梦想的企业,在历经六个月的努力后,还是未能叩开资本市场的大门。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消息也引发了各界对轻松健康未来走向的广泛关注与深刻思考。

  剥离众筹业务,转型艰难

  轻松健康集团的前身,是以大病众筹平台“轻松筹”为大众所熟知。曾几何时,“轻松筹”凭借着为那些被大病阴霾笼罩的家庭提供求助渠道,迅速积累起庞大的用户群体,成为集团当之无愧的核心流量池。然而,随着业务的深入发展,诸多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从合规层面来看,作为一家在开曼注册的外资企业,轻松健康集团受到中国《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的严格约束。该政策明确限制外资参与个人求助服务,如大病众筹。这一政策红线,使得“轻松筹”业务的继续开展面临巨大的合规风险。与此同时,“轻松筹”自身也深陷舆论漩涡。此前,其被曝光存在“一条龙”造假服务等问题,在社会上引发轩然大波,严重损害了平台的公信力。轻松筹风波不断,从慈善众筹到保险套路,信任危机加剧。频繁卷入争议的“轻松筹”,已然从集团发展的助力,转变为可能阻碍上市进程的沉重包袱。

  基于以上种种因素,2024年6月,轻松健康集团做出了一个重大决策——将核心业务“轻松筹”及朵尔医院彻底剥离。这一断臂求生式的举措,旨在轻装上阵,以符合监管要求,为上市创造有利条件。

  但事与愿违,剥离众筹业务后,集团并未如预期般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原本依赖众筹业务吸引的大量用户,在业务剥离后,出现了严重的流失现象。过去两年内,平台活跃用户从7050万锐减至5000万,流失超过2000万,注册用户增速仅2.44%,远低于行业均值。更为棘手的是,集团在剥离众筹业务后,新的用户增长闭环尚未形成,陷入了增长瓶颈。

  为了寻求新的发展方向,轻松健康集团试图以“AI+健康服务”为新标签,冲击资本市场。在当今科技驱动的时代,“AI+健康”无疑是一个极具潜力的赛道,吸引了众多企业的目光。轻松健康集团也期望借此实现业务的华丽转型,开辟新的增长曲线。但现实却给了它沉重一击。新拓展的健康服务业务毛利率从近97%暴跌至约20%,这一数据的巨大落差,直观地反映出业务转型的艰难。

  在大健康领域,研发投入是企业立足和发展的关键。轻松健康集团在这方面却显得力不从心,研发投入相对薄弱,难以支撑其在技术创新上的突破。与行业内的头部企业相比,在技术研发实力、人才储备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

  同时,医疗健康领域本身具有极高的行业壁垒,政策监管严格,技术要求高,市场竞争激烈。轻松健康集团在进入这一领域后,面临着诸多挑战。此外,开源技术的同质化风险也给其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在市场上,众多企业都在利用类似的开源技术开展业务,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难以凸显,这使得轻松健康集团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盈利下滑,保险业务萎靡

  轻松健康集团的财务数据,清晰地映照出其当前面临的经营困境。2022年,集团经调整净利润为1.49亿元;2023年,这一数字下降至1.47亿元;到了2024年前三季度,更是仅为0.77亿元,同比下滑42%。经调整净利润率也由2022年的37.9%下降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11.9%。净利润的持续下滑,利润率的大幅缩水,表明集团的盈利能力在不断削弱,经营状况不容乐观。

  保险业务,曾经是轻松健康集团的重要收入来源,犹如企业发展的顶梁柱。但近年来,这一业务却呈现出明显的下滑态势。从2022年到2024年前三季度,保险业务收入占总营收的比例从81.5%降至37.1%,近乎腰斩。

  具体来看,2022~2023年,保险产品年化保费总额依次为13亿元、12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年化保费总额仅为8亿元。交付的保单数量也从2022年的200万份降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100万份。这些数据的变化,充分显示出保险业务在集团营收体系中的地位逐渐下降,对集团整体收入的贡献越来越小。

  保险业务下滑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一方面,自2021年网络互助行业遭遇监管风暴后,轻松健康旗下的“轻松互助”等业务受到冲击,导致一部分核心用户流失。用户基础的缩小,直接影响了保险业务的开展。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对互联网保险业务收紧政策,2022年银保监会出台新规严格限定第三方平台经营资质,部分险企因此暂停与第三方的合作,轻松健康作为第三方平台,自然也受到了波及。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保险业务增长乏力,陷入了发展困境。

  用户流失严重,也是轻松健康集团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难题。如前文所述,过去两年内平台活跃用户锐减2000万,注册用户增速缓慢。这对于依赖用户流量和口碑传播的互联网健康平台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用户是平台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用户的大量流失,不仅意味着市场份额的缩小,还会影响到平台的广告收入、付费服务收入等多个方面。而且,用户流失往往会形成恶性循环,一旦用户对平台失去信任,选择离开,就会影响到其他潜在用户的加入,进一步削弱平台的竞争力。

  群雄逐鹿,举步维艰

  在大健康领域,市场竞争可谓是异常激烈,犹如一片硝烟弥漫的战场。轻松健康集团置身其中,面临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竞争压力。

  一方面,其他互联网健康平台凭借着自身的技术优势、用户基础和品牌影响力,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与轻松健康集团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这些平台在健康服务、医疗资源整合、用户体验优化等方面不断创新,给轻松健康集团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例如,一些头部互联网健康平台,拥有海量的医疗数据和先进的算法,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健康服务,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关注和使用。

  另一方面,传统医疗企业也在积极布局互联网医疗领域,凭借着深厚的行业积累、专业的医疗资源和良好的品牌口碑,迅速切入市场。它们在医疗技术、医生资源、药品供应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能够为用户提供从诊断到治疗的一站式服务。轻松健康集团在与这些传统医疗企业的竞争中,在专业医疗资源的获取和整合上相对处于劣势,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在患者招募服务业务方面,轻松健康集团与水滴公司等存在直接竞争关系。水滴公司同样以众筹业务起家,在转型过程中,也将患者招募服务等健康业务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两家公司在业务模式、目标客户群体等方面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因此竞争尤为激烈。在市场份额有限的情况下,双方为了争夺用户,不得不加大市场推广力度,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价格,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压缩了利润空间。

  近年来,互联网健康行业监管政策不断完善,这对于规范行业发展、保障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但对于轻松健康集团而言,政策的变化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随着监管的加强,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满足合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运营成本。同时,行业竞争格局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一些不符合监管要求的企业被淘汰出局,而那些能够适应政策变化、具备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则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轻松健康集团需要在政策的框架内,及时调整业务策略,以适应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否则就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边缘化。

  负面缠身,信任受损

  轻松筹曾经的负面舆情,如同一颗颗毒瘤,深深侵蚀着轻松健康集团的品牌形象。被央视曝光存在“一条龙”造假服务等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强烈谴责。这一事件,使得轻松筹乃至整个轻松健康集团的公信力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公众对于平台的信任度直线下降,许多用户开始对平台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产生怀疑。

  此外,用户投诉平台存在诱导消费等问题,也在网络上不断发酵。这些负面舆情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迅速传播,进一步扩大了影响范围。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今天,负面消息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远远超过正面消息。轻松健康集团的品牌形象在这些负面舆情的冲击下,变得千疮百孔。品牌信任度的下降,直接导致了用户的流失和业务的受阻。对于依赖用户流量和口碑传播的互联网健康平台来说,品牌形象是企业的生命线,一旦受损,想要恢复将面临巨大的困难。

来源:黑猫投诉

  轻松健康集团在面临如此严重的品牌与舆情危机时,并没有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在负面舆情发生后,集团未能及时、诚恳地向公众道歉,说明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而是在一定程度上选择了回避和沉默,这进一步加剧了公众的不满和质疑。在当今社交媒体时代,企业的一举一动都在公众的监督之下,及时、透明的沟通至关重要。轻松健康集团在这方面的失误,使得品牌形象的修复变得更加艰难,也为其上市之路和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轻松健康集团的IPO失效,今后还能否继续圆上市梦?如今,业务调整的困境、财务与经营的难题、市场竞争的压力以及品牌与舆情的危机,犹如大山,压在轻松健康集团头顶。对于轻松健康集团而言,未来的道路并非坦途,仍充满了荆棘与挑战。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