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7 04:53:00 股吧网页版
AI+城市大脑 | 当AI深度融入重庆城市治理 一个超大城市有何变化
来源:上游新闻

  过去,社区居民反映的路灯故障、垃圾清运不及时等问题,常常要经过多轮沟通才能解决。而如今,各个街道的网格员只需手机拍照,并在社区智慧平台上一键上报,AI系统就能自动分类派单,相关工作人员在短时间内便能点对点处理。

  这一细微变化的背后,是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重庆超大城市治理的各个领域落地生根,从社区的“毛细血管”到城市的生态命脉,都在AI的助力下焕发新活力。

  AI让社区治理更 “贴心”

  社区作为城市治理的最小单元,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品质。

  如今,AI技术正成为重庆社区治理的“好帮手”,推动社区服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服务”转变。在全市基层智治体系建设首批试点镇街——寸滩街道,基层智治体系与这个单位众多、商户林立、人口结构复杂、服务主体多元的街道产生令人欣喜的“化学反应”……

  比如在小区治理中,有很多安全隐患需要随时被监测,以便及时排查,保障居民安全。在寸滩街道阳光丽苑小区,该街道智治体系中的化粪池监测系统能通过甲烷浓度检测,高效消除安全隐患。

  寸滩街道综合执法岗工作人员熊勇告诉记者,通过这套危险源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工作人员会在线实时监控甲烷的浓度。当甲烷浓度超过80%时,就会在线预警。“城运中心会通过他们的平台,下派到我们街道的智治平台,街道在收到这个事件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安排专业人员到现场进行处理。”熊勇说。

  “寸滩这个平台运行以来,网格员发现问题,不用多方打电话,只需在平台上报,基层治理指挥中心根据事件类型分拨到相应板块处理或上报,一条信息从后往前可追溯,一个事件办理过程也可查证。”寸滩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张涛受访时表示。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以前上报的市政设施维修至少需要5天时间才能处理完成,现在通过该平台和网格员的手机端接办,市政设施维修的时间缩短至半天以内。

  自运行以来,该平台建立健全线上线下“双网联动”机制,办理网格事项11081件,93.7%事件在社区网格自主办结。归集数据180余万条,建立系统化的街道“数据仓”,实现数据集中管理运用,为街道基层治理指挥中心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从社区里守护居民安全的智能监测,到高效办结民生诉求的数字平台,AI让重庆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充满温度。而当这份“数智力量”从社区的“毛细血管”延伸至城市的生态命脉,便在生态数字化平台的实践中,开启了守护山水之城生态底色的新征程。

  AI为守护山城生态注入“数智动力”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庆这座山水之城的灵魂。为了守护好长江、嘉陵江的生态环境,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打造的“巴渝治水”数智平台,将AI技术深度融入水资源管理、水污染防治等工作中,为守护山城的大山大河提供了强大的“数智动力”。

  “巴渝治水”数智平台依托遍布全市江河湖库的多个水质监测点位,实时采集水温、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等多项水质指标数据。AI算法会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一旦发现某个监测点位的水质指标超标,系统会立即发出预警,并自动生成溯源分析报告,结合周边的工业企业、生活污水排放口、农业面源污染等信息,快速锁定可能的污染源头。执法人员根据系统提供的线索,能够迅速开展现场核查和执法工作,大大缩短了污染排查和处置的时间。

  去年4月某日,一条紧急预警短信同步送达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相关负责人、石柱县下路街道环保员及丰都县生态环境局污染防治科相关负责人手中,内容清晰标注:龙河湖海场断面日均值总磷浓度达0.239毫克/升,超考核目标0.2倍;高锰酸盐指数为6.005毫克/升,超考核目标0.001倍,明确提示水质指标异常。

  这条预警并非人工排查后发出,而是由“巴渝治水”应用系统通过AI实时监测分析自动触发,短信中还特别强调相关责任单位与人员需即刻关注水质异动,全力保障饮用水源地安全。

  令人惊叹的是,距离收到预警短信还不到1分钟,相关人员的手机再次响起提示音——“巴渝治水”应用系统已同步生成并派发问题清单,清单中明确要求尽快开展园区企业执法检查,并沿河道排查是否存在污水溢流等污染风险。

  这一高效响应的背后,是系统强大的AI溯源能力:它自动识别出龙河湖海场断面集水区范围内的排污口、产业园区、工业企业及畜禽养殖场等关键信息,经数据交叉研判,迅速锁定2个重点排污口及对应的7家工业企业,精准预判可能存在的污水溢流、企业偷排偷放、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才得以快速生成处置指引。

  在系统的精准赋能与各部门的协同配合下,治理行动高效推进,到第三天上午11时许,所有污水溢流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龙河湖海场断面水质成功恢复至正常标准。

  “‘巴渝治水’应用系统依托IRS技术打破数据壁垒,搭建起‘空天地’一体化智能感知网络,目前已整合1.6万余个监测感知点位,实现对全市510条河流的动态智能感知,将水质问题的平均发现时间从7天大幅压缩至24小时内。”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他还强调,“巴渝治水”应用系统为每条河流定制的“数字化管水一张图”,绝非简单的数据罗列。事实上,它如同为江河装上“智慧仪表盘”,让水质变化、排污口分布等水环境状况直观呈现,需精准溯源时能快速定位关键信息,要研判趋势时可深挖数据关联。依托这张“图”,水情态势在屏幕上一目了然,跨区域污染治理能高效联动,问题从发现到解决形成闭环,任务分配与推进有序可控,真正构建起全链条、智能化的数字治水新格局,让每一条河流的管护都更具科学性与系统性。

  AI为应急响应按下 “加速键”

  从用数智力量守护江河安澜,到污染问题三天内高效解决,AI已成为重庆守护生态的“智慧卫士”。而当这种“数智赋能”从日常生态管护延伸到突发状况应对,便在应急响应领域开启了“加速度”模式,为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筑起另一道科技防线。

  面对突发状况,应急响应的速度与准确性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重庆地处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过渡带,地形地貌复杂,气象灾害多发。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重庆市气象局的数智气象“四天”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7月9日凌晨2点42分,重庆主城六个区的近60万市民手机收到了预警短信,发布过程用了不到2分钟。及时获得提醒之后,一些物业保安们拿着手电筒巡查地下车库排水泵,确保设备在暴雨中能正常运转;不少夜归的市民主动绕开低洼路段,选择地势较高的安全区域等候雨势减弱。

  原本可能出现的慌乱,在提前预警中被悄然化解。据重庆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数智气象“四天”系统通过“天枢·智能探测系统”“天资·智能预报系统”“知天·智慧服务系统”和“御天·智慧防灾系统”四大子系统,将AI技术深度融入气象业务全链条,形成了从数据采集到预警响应的闭环应用体系。

  据市气象局公开信息显示,依托遍及重庆的2800多个气象观测站点和卫星、雷达等装备,“天枢”能够获取海量气象数据,让全市地面观测间距提升到5.5公里,雷达距地1公里高度覆盖率提升至95.3%;“天资”则能利用每秒1300万次超算资源,实现逐15分钟循环同化、逐小时更新预报和0至60天无缝隙、全覆盖预报,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至63分钟,2小时内强降水预报时空分辨率提高到5分钟、500米;“知天”能够实时掌握沿江雨情水情,精准预测过境洪水淹没范围,智能生成应急疏散方案,为沿江地区应对汛情筑起了一道数字防线。

  比如在7月初的那场强降雨中,“御天”系统发挥了巨大作用。警示信息1分钟内到达政府领导、3—5分钟内到达应急责任人、5—10分钟内送达社会公众,这为防灾避险赢得了宝贵时间。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四天”系统将AI从辅助工具升级为气象业务的“核心生产力”,其“数据-模型-服务-响应”的全链路智能化模式,为超大城市防灾减灾和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目前通过AI赋能,重庆市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已提前至63分钟,并能对接217万户有线电视、4.9万台应急广播。

  从社区治理的细微之处到“巴渝治水”的生态守护,再到应急响应的快速处置,AI技术正以其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智能决策能力,重塑重庆超大城市治理的模式。重庆的实践不仅破解了超大城市治理中的诸多难题,更构建了“科技赋能、以人为本”的治理新范式。

  未来,随着AI技术与城市治理的进一步深度融合,重庆必将在超大城市治理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为全国超大城市的智慧治理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让城市更宜居、让生活更美好。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