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记者从今天上午市公安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尽管上海电信网络诈骗发案同比下降,但打防形势依然严峻,诈骗手法仍在不断翻新。
例如,前段时间育儿补贴政策刚公布,就被诈骗分子“蹭热点”,打着提前申领育儿补贴的幌子,发送含有虚假链接的短信,诱导群众点击前往高仿官方网站填写个人及银行卡信息,以此骗取钱财。上海警方特别提醒市民要谨慎辨别。
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助理庄莉强警官介绍,上海警方持续打造反诈全链条治理体系,全力守护市民、企业财产安全。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打掉电信网络诈骗及其黑灰产犯罪团伙500余个,抓获犯罪嫌疑人8200余名。
诈骗分子会诱导被害人安装VPN
警方透露,网络端已成为反诈“主战场”,通过网络引流进而实施诈骗的案件占比超9成。值得注意的是,投资理财类诈骗的引流渠道相较于之前更加多样化,已经从微信群拓展到了各媒体平台、理财网站等。
诈骗手法持续翻新。除了近期新鲜出炉的“育儿补贴”类诈骗外,警方还发现利用VPN实施诈骗的案件。
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副总队长王剑介绍,诈骗分子会诱导被害人安装VPN加速软件翻墙后,再通过境外小众网络通讯软件实施诈骗或者开设虚假网店故意发错快递,引诱被害人主动联系,再以刷单做任务退赔为名实施诈骗。“在此,警方提醒大家,用VPN翻墙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凡是让你装VPN 加速软件到境外软件平台进行投资理财的,都是诈骗。”
已形成“市、区、街镇、居村”四级反诈格局
日均见面劝阻2000余人次,直接阻断涉诈风险交易金额已超过19亿元;针对线下取现、购买黄金、购买购物卡等异常行为,累计阻断涉诈交易410余笔,直接避免损失1100余万元……透过这些数字,可见反诈形势之严峻,也可见警方不遗余力遏制电信网络诈骗多发势头的决心。
上海警方表示,在全面建成实体化街镇反诈中心的基础上,持续延伸反诈触角直至基层一线,目前已形成“市、区、街镇、居村”四级反诈格局。
聚焦电诈案件从网络端引流占比超9成的趋势,警方与各大互联网公司、社交购物平台建立联动核查机制。特别是针对某些互联网平台在今年被不法分子用于引流的情况,警方及时派员入驻企业协助优化风控机制,已删除各类平台涉诈信息730余万条,冻结注销账户160余万个,预警用户7.4万余名。
聚焦优化营商环境,上海警方已为71家在沪企业解除冻结资金超过1000万元;同时,持续做好涉诈资金的溯源返还,已累计返还被骗资金1.5亿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