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6 12:36:51 股吧网页版
不用干活,“刷脸”就能拿报酬?上海警方披露最新“兼职”骗局
来源:上观新闻

  根据网络推广信息,前往某公司应聘日薪200元的“兼职”,谁知现场工作人员以匹配职位、注册账号、发放工资等各类理由,要求上交身份证、银行卡和个人手机,还让他操作人脸识别等步骤……

  今年4月,上海市民小陈遭遇的这段“求职经历”,让他觉得有点不对劲。小陈立刻选择离开,并向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报案求助。

  警方调查发现,这奇怪的“兼职”背后,藏着一场“洗钱”阴谋——利用求职者身份信息,非法转移涉诈资金。

  新民晚报记者今天上午从市公安局获悉,上海警方近日连续打掉两个为电信网络诈骗集团提供帮助的犯罪团伙,抓获64名犯罪嫌疑人,查获手机、电脑等作案工具500余台,涉案金额逾1400万元。

无需工作,“刷脸”就拿到报酬

  接到小陈报案后,闵行警方发现,辖区有多起涉及“兼职”类的求助举报线索,都指向了同一家公司。而且,在侦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涉案账户的开户人,也曾在这家公司做过一天“兼职”。据此,闵行警方组成专案组展开深入侦查。

“兼职”招聘截图。

  民警发现,这家公司每天有大量求职者进出,但所谓的“兼职”无需实际工作,只需配合业务员通过“刷脸”完成某些软件注册,就可以获得报酬。警方初步认定该公司极有可能是一个涉诈“帮信”窝点。7月24日,警方开展收网行动,当场抓获团伙头目、现场接待、“水房”洗钱操作员等犯罪嫌疑人40余名。

  经查,4月以来,该团伙通过互联网以“App推广”“零经验、零门槛”等标签发布招聘信息,并利用求职者身份信息注册网银、数字钱包、第三方支付账户。随后,该团伙将获取的账户绑定境外“洗钱”平台,用于转移、清洗赌博、诈骗等违法犯罪所得资金,并从交易中抽取2%作为获利。此外,该团伙还将求职者实名注册的各类社交账号,以每个40至50元的价格贩卖给“引流”犯罪团伙,用于发布涉诈信息。

警方抓捕现场。

  目前,该团伙中43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已被闵行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上交实名注册的电话卡,才能“入职”

  无独有偶,闵行警方近期还成功打击了另一个以“招聘兼职”为名、实施不同手法的“帮信”犯罪“引流”团伙。

  根据市民报案线索,警方发现有一团伙发布“电话营销”等信息招募兼职人员,要求求职者提供实名注册的电话卡,或以求职者的身份信息办卡后方能入职。

警方研判“兼职类”涉诈案件。

  “兼职”工作分为“日结”和“底薪+提成”两种模式。“日结”无需实际参与拨打电话,在上交电话卡后即可获得150元的报酬。“底薪+提成”则是经话术培训后,通过拨打“营销电话”推广所谓“理财公众号”,根据目标客户关注“公众号”的情况获得报酬。

  4月以来,这一团伙利用求职者提供的电话卡实施“引流”,让求职者冒充股票机构的工作人员拨打电话,诱导受害人下载伪装成正规金融理财软件的涉诈App,最终导致多人被骗。

  目前,该团伙21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已被闵行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