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穆砚
8月25日晚间,西安曲江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曲江文旅”或“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5.32亿元,同比下降30.95%;归母净利润为-1388.07万元,同比增长92.5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7074.02万元,同比增长62.49%;基本每股收益-0.05元。净利改善主要源于大额回款冲抵减值准备。
具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6.62%,同比下降16.06个百分点;净利率为-2.94%,较上年同期上升21.82个百分点。从单季度指标来看,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毛利率为10.89%,同比下降12.86个百分点,环比上升7.43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3.27%,较上年同期上升65.43个百分点,较上一季度上升28.15个百分点。
2025年上半年,公司期间费用为1.0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764.60万元;期间费用率为19.35%,较上年同期下降0.20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同比减少40.06%,管理费用同比减少29.08%,财务费用同比减少30.66%。
筹码集中度方面,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股东总户数为4.28万户,较一季度末增加了5438户,增幅14.55%;户均持股市值由一季度末的6.78万元下降至6.02万元,降幅为11.21%。
曲江文旅在半年报中称,营业收入本报告期较上年同期减少,主要是本期合并范围减少公建物业服务业务收入、票销类收入、专项活动收入减少所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本报告期较上年同期增加,主要是报告期内公司收到大额回款,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冲回应收款项减值准备所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主要是报告期内公司收到大额回款;每股收益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本报告期较上年同期增加,主要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加所致。
就在半年报发布半个月前,8月8日,曲江文旅发布公告称,就上交所针对其2024年年报的问询函进行了详细回复。此次问询聚焦公司经营状况、收入确认及回款、预付购房款、商誉减值等问题,曲江文旅逐一作出解释,回应市场关切。
公开信息显示,2022年至2024年,曲江文旅归母净利润已经连续三年亏损,2022年亏损2.480亿元、2023年亏损1.954亿元、2024年亏损1.313亿元,亏损幅度逐步收窄。截至2024年度,扣非净利润也已连续五年亏损,亏损幅度同步收窄。
由于深陷债务危机,曲江文旅控股股东曲江旅投累计被冻结、司法标记股份合计占其持股比例的100%。在近日的司法拍卖中,西安本土私募陕西润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再度出手,以1.15亿元拍下曲江文旅1200万股股份。
上交所关注公司经营承压问题:2024年曲江文旅营业收入12.5亿元,同比下降16.7%,扣非前后净利润均为-1.31亿元,已连续三年为负;景区管理业务收入9.7亿元,同比下降32.6%,毛利率减少13.57个百分点;且部分景区如大明宫、“三河一山”绿道等终止运营,大雁塔、大唐不夜城不再收取管理酬金。
对此,曲江文旅回应称,公司运营的景区分为自有自营(如曲江海洋极地公园)和受托管理两类,受托管理景区的委托方多为西安曲江新区事业资产管理中心等单位。2024年部分景区终止运营或调整管理模式,主要因管理酬金回款问题及协议到期。
关于毛利率下降,公司解释,收入端受管理酬金减少、部分景区收入下滑影响(如大唐芙蓉园收入降14.74%),成本端则因灯组制作、演员演出费等刚性支出增加,叠加折旧摊销上升(“梦回大唐”等演出项目折摊增加),导致毛利率从2023年的37.33%降至2024年的23.73%。
对于连续三年扣非净利亏损,公司表示已采取国企改革、优化运营模式、催收应收账款等措施改善经营,实控人也已落实应收账款压减方案。
进入2025年,曲江文旅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业绩呈现“营收萎缩但减亏显著”的复杂态势:营业收入同比下滑30.95%至5.32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1388万元,同比大幅收窄92.58%。这一改善主要源于大额回款冲抵减值准备,推动扣非亏损同比减少62.49%。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第二季度净利率环比飙升28.15个百分点至13.27%,但景区运营持续收缩——继大明宫、"三河一山"绿道终止运营后,大雁塔、大唐不夜城亦不再收取管理酬金。在控股股东曲江旅投股份全数冻结的背景下,西安私募陕西润研科技以1.15亿元竞得1200万股,为债务危机中的公司带来资本变局。
审读:吴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