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年均监管进出口货物体量全球最大,新增和扩大开放口岸40个,已成为全球157个国家和地区前三大贸易伙伴……在8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署长孙梅君表示,“十四五”以来,海关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为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提供了有力支撑。
“下一步,全国海关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谋划‘十五五’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更优监管、更高安全、更大便利、更严打私的新成效,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新贡献。”孙梅君说。
“十四五”以来,海关年均监管进出口货物52亿吨、货值41.5万亿元,体量全球最大,安全稳定可控。综合治税、依法征管,累计征税9.7万亿元。
对于促进高质量发展,孙梅君介绍,海关总署创新跨境电商、海外仓、“保税+”等新业态监管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外贸新动能加速提升,产供链更加安全稳定。
出口“含新量”更足,2024年“新三样”出口比2020年增长2.6倍;进口来源更广,“十四五”期间,新增准入81个国家(地区)的271种农食产品,大宗商品、先进装备、关键零部件进口多元化。
围绕跨境贸易便利化,孙梅君表示,“十四五”期间,海关总署联合20多个国家部委,每年都开展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参与的城市已经扩大到全国17个省份25个城市,累计出台改革创新举措108项,着力营造更加便利、安全、可预期的贸易环境。
国际合作共赢方面,海关对外签署合作文件519份。2024年,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2万亿元,占我国进出口比重超过一半,与东盟、拉美、非洲、中亚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年均增长10%以上。我国已成为全球157个国家和地区前三大贸易伙伴。
开放通道和平台建设迈上新台阶。“十四五”以来,我国新增和扩大开放口岸40个,总数已经达到311个,基本形成了水陆空立体化、东中西全方位口岸开放布局,“关通全球,物达八方”,让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更加广泛、更加密切。
与此同时,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已成为各地对外开放的新高地,不到两万分之一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国1/5的进出口总值。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将于年底正式启动。“我们正全力以赴做好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各项准备工作,出台海关监管办法,完成‘二线口岸’验收,上线智慧监管平台,近日还将发布‘二线口岸’报关规范等3份制度文件,确保12月18日正式启动。”孙梅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