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务部主办的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会议特别强调,要强化监管、防范风险,守牢资金安全底线;要严格落实有关工作要求,稳妥优化政策,切实落实促消费增量措施,加快培育消费市场新增长点。
在此之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多次释放“强化监管”的信号。8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蒋毅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今年3000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专项资金已下达过半,并将联合多部门严查“先涨后补”、骗补套补等行为,为政策实施保驾护航。
蒋毅介绍,今年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全部下达,第四批690亿元将于10月按计划投放,全年3000亿元资金下达即将收官。
“下一步,我们将督促地方落实资金配套责任,细化使用计划,确保资金有序、均衡使用到年底。”蒋毅强调,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财政部、商务部等部门,加强产品质量和价格监管,严防“先涨后补”、骗补套补等风险,确保政策规范实施。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对上游产业拉动明显。今年以来,该政策已带动商品销售额超过1.7万亿元。上半年,限额以上家电、通讯器材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0.7%和24.1%,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0.3%,各项扩内需政策正在持续显效。
兰格钢铁网分析师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在制造业方面,汽车板、家电板、船板等制造业用钢领域展现出较强的需求韧性。
与此同时,“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工作也在加快推进。据悉,今年“两重”建设项目清单资金8000亿元已全部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7350亿元也已基本下达完毕。
蒋毅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各部门和地方,加强统筹协调与要素保障,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同时,将建立健全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强化定期调度和事中事后监管,确保资金真正用到实处。